析产和继承能够在一个案件中解决吗


析产和继承通常是可以在一个案件中解决的。 首先来说说析产,析产简单理解就是财产共有者一起把共同财产拆开、分配,变成各共有人自己的财产,常见于大家族分财产或者夫妻离婚分财产的时候 。继承呢,就是被继承人去世后,他的财产由继承人依法取得。 在审判实践当中,为了减轻诉讼当事人的负担,避免他们反复打官司,法院通常会把这类案件当作析产继承案件直接审理,不用继承人另外去提起析产诉讼。这是因为在继承案件里,必须得先明确到底哪些财产是可以拿来继承的,这个确定财产范围的过程很多时候就是析产。只有明确了可继承财产的范围,才能进一步确定怎么去继承,比如每个继承人该分多少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五十三条规定,夫妻共同所有的财产,除有约定的外,遗产分割时,应当先将共同所有的财产的一半分出为配偶所有,其余的为被继承人的遗产。遗产在家庭共有财产之中的,遗产分割时,应当先分出他人的财产。这也说明在处理继承问题时,析产是很重要的前置步骤,很多时候两者紧密相连,一同处理有利于提高司法效率,也方便当事人。 例如,老人去世后留下一处房产,这处房产是老人和老伴的夫妻共同财产,那么在子女继承时,就要先把老伴那一半分出来,剩下的一半才是老人的遗产进行继承,这个过程就是先析产后继承,在一个案子里是完全可行的。 不过也存在特殊情况,如果继承人之间对于财产的归属和分割方式存在很大争议,或者财产情况非常复杂,可能法院也会根据实际情况,比如先进行析产之诉确定财产范围,再进行继承之诉确定具体的继承份额等。但总体而言,多数情况下析产和继承可以在一个案件中解决。 相关概念: 析产:是财产共有人将共同财产按一定原则进行分割,转化为各共有人个人财产的行为。 继承:指被继承人死亡后,其财产依法由继承人承受的法律制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