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民事法律领域,故意和过失是否被称为过错?
我在处理一些民事纠纷相关的事情,不太理解在民事法律里的概念。想知道故意 和过失是不是就被叫做过错呢,这对纠纷的处理结果好像挺关键的,所以想弄清楚这个概念。
张凯执业律师
已帮助 867 人解决法律问题
在民事法律领域,故意和过失的确被称为过错。下面我们详细解释一下相关内容。
首先,所谓过错,它是一个法律概念,指的是行为人在实施某种行为时的一种主观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分为故意和过失这两种情况。故意是指行为人明明知道自己的行为会产生某种危害后果,还积极主动地去实施该行为,或者是对这种危害后果持一种放任的态度。举个例子,甲为了报复乙,故意将乙的贵重物品损坏,这就是典型的故意行为。
而过失则是指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会发生危害后果,但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虽然已经预见但却轻信能够避免这种后果的发生。比如,医生在做手术时,由于疏忽没有仔细核对手术器械数量,导致有器械遗留在患者体内,这就是一种过失行为。
在民事法律里,过错是判断行为人是否需要承担民事责任的一个重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五条规定,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依照法律规定推定行为人有过错,其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也就是说,一般情况下,如果行为人存在过错,并且这种过错行为给他人造成了损害,那么行为人就需要承担相应的民事赔偿等责任。
相关问题
为您推荐20个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