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被开除公职后社保如何计算?


当公务员被开除公职后,社保的计算方式会涉及到多个方面,以下为您详细说明。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公务员社保相关的基本概念。在我国,公务员的社保和普通企业职工的社保在制度上存在一定差异。过去,公务员不用缴纳养老保险,但从2014年10月1日起,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进行了改革,公务员开始和企业职工一样缴纳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险。 对于被开除公职的公务员,养老保险方面,根据《国务院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其在改革之后实际缴费的年限是可以被认可的。也就是说,从2014年10月1日之后,公务员正常缴纳养老保险的时间,在被开除公职后依然会累计计算。而改革之前的工作年限,由于当时未实际缴费,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判断是否能视同缴费年限。通常,如果是因为违法违纪等原因被开除公职,改革前的工作年限一般不能视同缴费年限;如果是因其他非本人主观过错等合理原因被开除,可能需要通过相关的审核认定程序来确定是否视同缴费年限。 医疗保险方面,公务员被开除公职后,原单位会停止为其缴纳职工医疗保险。被开除人员可以选择以灵活就业人员身份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或者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以灵活就业人员身份参保,需要自己承担全部的缴费金额,缴费标准按照当地规定执行,缴费后享受相应的医保待遇。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缴费相对较低,但保障水平也会有所不同。 失业保险方面,根据《失业保险条例》,公务员一般不参加失业保险。所以被开除公职后,通常无法享受失业保险待遇。不过,如果该公务员所在地区有特殊规定,或者其之前以其他身份参加过失业保险且符合领取条件,就可以按照规定领取失业保险金。 工伤保险方面,同样是在被开除公职后,原单位停止缴纳工伤保险。此后,如果以灵活就业人员身份工作,一般不存在工伤保险,因为工伤保险主要是由用人单位缴纳。如果再就业到新的企业,新单位会按照规定为其缴纳工伤保险。 综上所述,公务员被开除公职后,社保计算要区分不同的保险种类,依据相关法律规定和当地政策来确定。建议被开除人员及时了解当地社保政策,到当地社保经办机构咨询具体的办理流程和手续,以便妥善处理社保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