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工作中经常遇到哪些法律问题?

我在工作的时候,总感觉有些事情好像涉及法律问题,但又不太确定。比如加班没有加班费、被无故辞退之类的。我想了解下工作中一般经常会碰到哪些法律问题,好提前有个准备,避免自己权益受损。
展开 view-more
  • #工作法律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在工作中,人们常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法律问题,下面为您详细介绍几种常见的类型。 首先是劳动合同方面的问题。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十条规定,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如果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此外,劳动合同的解除和终止也容易引发纠纷。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需要符合法定情形,如劳动者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等。如果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可以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或者要求用人单位支付赔偿金。 其次是工资福利问题。工资是劳动者付出劳动后应得的报酬。《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五十条规定,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如果用人单位拖欠工资,劳动者可以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用人单位限期支付工资;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另外,加班工资也是常见的问题。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加班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向劳动者支付加班费。 再者是社会保险问题。社会保险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规定,用人单位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三十日内为其职工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申请办理社会保险登记。未办理社会保险登记的,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核定其应当缴纳的社会保险费。如果用人单位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并要求用人单位支付经济补偿。同时,劳动者还可以向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投诉,要求用人单位补缴社会保险费。 最后是工伤问题。工伤是指劳动者在工作过程中因工作原因受到的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根据《工伤保险条例》规定,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用人单位未按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可以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被认定为工伤后,劳动者可以享受相应的工伤保险待遇。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