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与劳动者发生劳动争议调解应该有哪些步骤?


当公司与劳动者发生劳动争议时,调解是解决纠纷的一种有效方式,一般有以下步骤: 首先是申请调解。劳动争议发生后,当事人一方或双方可以以口头或者书面形式向调解组织提出调解申请。这里的调解组织包括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依法设立的基层人民调解组织,在乡镇、街道设立的具有劳动争议调解职能的组织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十二条规定,当事人申请劳动争议调解可以书面申请,也可以口头申请。口头申请的,调解组织应当当场记录申请人基本情况、申请调解的争议事项、理由和时间。 其次是受理调解申请。调解组织接到调解申请后,会对申请进行审查。如果认为符合受理条件,就会在一定时间内受理申请,并通知双方当事人。如果不符合受理条件,也会向申请人说明理由。一般来说,调解组织会在收到调解申请之日起五个工作日内作出是否受理的决定。 然后是调查核实。调解组织受理申请后,会对争议事项进行调查核实。这可能包括向双方当事人了解情况、查阅相关资料、询问证人等。通过调查核实,调解组织可以全面了解争议的事实和背景,为调解工作做好准备。 接着进入调解阶段。调解组织会召集双方当事人进行调解,听取双方的意见和诉求,引导双方通过协商达成解决方案。在调解过程中,调解组织会根据争议的具体情况,提出合理的调解建议,帮助双方寻找解决问题的平衡点。调解应当遵循自愿、合法、公正、及时的原则,充分尊重双方当事人的意愿。 如果双方达成调解协议,调解组织会制作调解协议书。调解协议书应当写明双方当事人的基本情况、调解请求事项、调解的结果等内容,并由双方当事人签名或者盖章,经调解员签名并加盖调解组织印章后生效。调解协议书对双方当事人具有约束力,当事人应当履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十四条规定,经调解达成协议的,应当制作调解协议书。自劳动争议调解组织收到调解申请之日起十五日内未达成调解协议的,当事人可以依法申请仲裁。 如果在调解期限内未能达成调解协议,或者一方当事人在达成调解协议后不履行调解协议,那么当事人可以依法申请仲裁。仲裁是解决劳动争议的另一种重要方式,仲裁裁决具有法律效力。 总之,劳动争议调解是一个重要的纠纷解决途径,通过合理的步骤和程序,可以有效地化解公司与劳动者之间的矛盾,维护双方的合法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