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能力鉴定等级的赔偿标准是什么?


劳动能力鉴定等级赔偿标准是工伤赔偿中很重要的部分。首先来说说劳动能力鉴定,它是对个体劳动功能受损程度以及个人自理能力受限程度进行等级评估。劳动功能障碍分为十个伤残等级,从最重的一级到最轻的十级;生活自理障碍分为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和生活部分不能自理三个等级。 赔偿标准方面,不同伤残等级有不同规定: - 一级至四级伤残: - 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一级伤残为27个月的本人工资,二级伤残为25个月的本人工资,三级伤残为23个月的本人工资,四级伤残为21个月的本人工资。这是《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五条规定的,目的是给受伤职工一定的经济补偿,保障其生活。 - 伤残津贴:一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90%,二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85%,三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80%,四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75%。如果伤残津贴实际金额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由工伤保险基金补足差额。 - 五级、六级伤残: - 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五级伤残为18个月的本人工资,六级伤残为16个月的本人工资。 - 保留与用人单位的劳动关系,由用人单位安排适当工作。难以安排工作的,用人单位按月发给伤残津贴,五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70%,六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60%,并由用人单位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若伤残津贴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由用人单位补足差额。 - 七级至十级伤残: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为七级伤残13个月的本人工资,八级伤残11个月的本人工资,九级伤残9个月的本人工资,十级伤残7个月的本人工资。 此外,不管哪个等级,赔偿项目一般还包括医疗费(包含医药费、治疗费、住院费等)、工伤员工前往统筹地区以外接受治疗所需的交通及住宿费用、误工费、员工因工伤需住院治疗时的伙食补助费用等。 相关概念: 劳动能力鉴定:对劳动功能障碍程度和生活自理障碍程度进行等级鉴定。 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因工伤残后,工伤保险基金按伤残等级支付给工伤职工的一次性经济补偿。 伤残津贴:工伤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一级至六级伤残,从工伤保险基金或用人单位按月支付的生活费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