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管理应该涉及哪些方面呢?


合同管理是一个系统的过程,它涉及到合同从订立到履行完毕的各个环节。下面将为你详细介绍合同管理应该涉及的主要方面。 首先是合同的签订管理。在签订合同之前,需要对合同相对方进行主体资格审查。比如,查看对方是否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是否有签订该合同的资格等。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百六十九条规定,当事人订立合同,可以采用书面形式、口头形式或者其他形式。书面形式是合同书、信件、电报、电传、传真等可以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的形式。以电子数据交换、电子邮件等方式能够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并可以随时调取查用的数据电文,视为书面形式。在签订过程中,要确保合同条款的完整性和准确性,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其次是合同的履行管理。合同一旦签订,双方都应当按照合同约定履行自己的义务。根据《民法典》第五百零九条规定,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全面履行自己的义务。当事人应当遵循诚信原则,根据合同的性质、目的和交易习惯履行通知、协助、保密等义务。在履行过程中,要密切关注对方的履行情况,及时发现并解决可能出现的问题。如果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另一方有权要求其承担违约责任。 再者是合同的变更和转让管理。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可能会出现需要变更合同条款或者转让合同权利义务的情况。《民法典》第五百四十三条规定,当事人协商一致,可以变更合同。第五百四十五条规定,债权人可以将债权的全部或者部分转让给第三人,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一)根据债权性质不得转让;(二)按照当事人约定不得转让;(三)依照法律规定不得转让。当事人约定非金钱债权不得转让的,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当事人约定金钱债权不得转让的,不得对抗第三人。在进行合同变更和转让时,必须严格按照法律规定和合同约定的程序进行。 然后是合同的终止管理。合同的终止包括履行完毕、解除、抵销等多种情形。《民法典》第五百五十七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债权债务终止:(一)债务已经履行;(二)债务相互抵销;(三)债务人依法将标的物提存;(四)债权人免除债务;(五)债权债务同归于一人;(六)法律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终止的其他情形。合同解除的,该合同的权利义务关系终止。在合同终止时,要做好相关的结算和清理工作。 最后是合同的档案管理。将合同的相关文件,如合同文本、补充协议、履行过程中的往来函件等进行妥善保存,建立合同档案。这有助于在发生纠纷时,能够及时提供证据,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