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的相对性原则包含哪些方面?


合同的相对性原则,简单来说,就是合同关系主要在特定的当事人之间产生效力。这是合同法里很重要的一个原则哦。 首先是主体相对。这意味着合同关系只能在特定的主体之间发生。打个比方,甲和乙签订了一份买卖合同,那么只有甲能基于这份合同向乙提出请求,或者乙向甲提出请求,其他人没有参与这份合同签订,就不能依据这份合同向甲或乙提出请求或者打官司。《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百六十五条规定,依法成立的合同,仅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这就体现了主体相对性。 其次是内容相对。除了法律、合同另有规定的情况,只有签订合同的当事人能享有合同规定的权利,承担合同规定的义务。比如甲和乙约定甲给乙提供货物,乙支付货款,这权利和义务就是甲和乙之间的,其他人不能主张合同里的权利,也不用承担合同里的义务。而且合同当事人也不能随便给别人设定合同义务。从合同内容相对性还能引申出几个规则:合同赋予当事人的权利一般不及于第三人,规定当事人承担的义务一般也不能约束第三人。 最后是责任相对。违反合同的责任也有相对性,包含三个方面。第一,违约的当事人得为自己的过错造成的违约后果负责,不能把责任推给别人。第二,如果因为第三人的行为导致债务没法履行,债务人还是要先向债权人承担违约责任,承担责任后可以再向第三人追偿。这既是合同相对性的体现,也是为了保护债权人利益。第三,债务人只向债权人承担违约责任,不用向国家或第三人承担违约责任。 相关概念: 主体相对:合同关系发生在特定主体间,只有合同当事人可基于合同相互请求或诉讼。 内容相对:除特殊规定,仅合同当事人能享有合同权利、承担合同义务,当事人无权为他人设定义务。 责任相对:违约当事人对自身过错导致的违约后果担责,因第三人致债务不履行时债务人先向债权人担责再追偿,债务人仅向债权人担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