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刑事诉讼二审在哪些情形下会开庭审理?

我涉及一个刑事诉讼案子,现在到二审阶段了。我不太清楚二审到底在什么情况下才会开庭审理,想知道法律上对于刑事诉讼二审开庭审理的情形是怎么规定的,心里好有个底。
展开 view-more
  • #刑事诉讼
  • #二审开庭
  • #上诉案件
  • #死刑上诉
  • #检察院抗诉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在刑事诉讼中,二审开庭审理是一个重要的程序环节,它关系到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能否得到充分保障。下面来详细介绍一下二审开庭审理的情形。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三十四条规定,第二审人民法院对于下列案件,应当组成合议庭,开庭审理:一是被告人、自诉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对第一审认定的事实、证据提出异议,可能影响定罪量刑的上诉案件。这里的意思是,如果被告人、自诉人或者他们的法定代理人觉得一审判决中对事实的认定或者证据的采用有问题,而且这种问题有可能影响到最终的定罪和量刑,那么二审就应当开庭审理。比如,一审认定被告人盗窃了价值五万元的财物,但被告人称实际价值只有一万元,这种对事实的异议就可能影响到量刑,二审就需要开庭进一步查明情况。 二是被告人被判处死刑的上诉案件。因为死刑是最严厉的刑罚,一旦执行就无法挽回,所以对于被判处死刑的被告人提出上诉的案件,二审必须开庭审理,以确保案件得到公正、慎重的处理。这体现了法律对生命权的尊重和对死刑适用的严格把控。 三是人民检察院抗诉的案件。人民检察院作为法律监督机关,如果认为一审判决存在错误,提出抗诉,二审法院就应当开庭审理。这有助于保障法律的正确实施,维护司法公正。比如,检察院认为一审量刑过轻,提出抗诉,二审就需要开庭重新审查案件。 四是其他应当开庭审理的案件。这是一个兜底条款,赋予了法院一定的自由裁量权,以应对一些特殊情况。在司法实践中,法院会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判断是否属于应当开庭审理的其他情形。 总之,法律明确规定了刑事诉讼二审开庭审理的几种情形,其目的在于保障当事人的诉讼权利,确保司法公正和法律的正确实施。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