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案件二审在什么情况下需要开庭审理?
我家人的刑事案件一审已经结束了,现在进入二审阶段。我很担心二审的结果,想知道具体在哪些情况下二审会开庭审理,这样心里也能有点底,麻烦专业人士帮忙解答一下。
展开


刑事案件二审开庭审理需要满足一定的法定条件,以下为您详细介绍: 首先,当被告人、自诉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对第一审认定的事实、证据提出异议,且这种异议可能影响定罪量刑的上诉案件,二审应当开庭审理。比如说,一审中认定被告人犯罪的某个关键证据存在疑问,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对此提出异议,并且该证据对是否构成犯罪以及量刑轻重有实质性影响,这种情况下二审就需要开庭。法律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三十四条第一款第一项。 其次,被告人被判处死刑的上诉案件,必须开庭审理。因为死刑是最严厉的刑罚,涉及到人的生命权,需要格外慎重,要通过开庭审理确保审判的公正性和准确性。相关法律依据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三十四条第二款。 再者,人民检察院抗诉的案件,二审应当开庭审理。人民检察院作为法律监督机关,其抗诉意味着认为一审判决存在错误,需要通过开庭进一步审查和判断。依据同样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三十四条第三款。 另外,还有其他应当开庭审理的案件。比如一些重大、复杂或者社会影响较大的案件,即使二审合议庭认为事实清楚,为了强化刑罚的教育功能,也可能开庭审理;涉及原审审判人员受贿等影响公正裁判的案件,也应当开庭审理。这体现了司法的公正性和严肃性,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需要注意的是,第二审人民法院决定不开庭审理的,应当讯问被告人,听取其他当事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的意见。并且,第二审人民法院开庭审理上诉、抗诉案件,可以到案件发生地或者原审人民法院所在地进行。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