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意伤害和防卫过度的区别是什么
我在生活中遇到了一些麻烦事,涉及到伤害行为的判定问题。我不太清楚在具体情况里,怎样去区分到底是故意伤害还是防卫过度。想了解一下从法律层面,这两者在认定标准、主观心态等方面具体都有哪些不同,希望能得到详细解答。
展开


故意伤害和防卫过度确实是容易让人混淆的两个法律概念,下面为您详细讲解。 首先,从主观心理状态来说,故意伤害罪是行为人故意为之。这里的故意,就是行为人明知道自己的行为会让他人身体受伤,还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比如,张三和李四发生矛盾,张三气不过,拿起棍子就去打李四,这就是典型的故意伤害的故意心态。而防卫过当是过失心态,防卫者本身是为了制止不法侵害,并不希望对不法侵害人造成重大伤害,只是防卫行为超出了必要限度。就像有人只是推了您一下,您却直接用刀把对方捅成重伤,这种超出合理限度的防卫就是过失心态。 从客观行为上看,故意伤害是主动实施伤害他人身体的行为。不管有没有正当理由,只要是故意去伤害别人身体,就可能构成故意伤害。比如两个人因为一点小事争吵,一方直接动手殴打另一方。而防卫过当的前提是存在不法侵害,防卫者是为了保护自己或他人的合法权益而进行防卫,只是防卫行为明显超出了必要限度。例如,小偷偷东西,主人发现后追赶,小偷只是逃窜并没有反抗,主人却将小偷打成重伤,这就可能属于防卫过当。 在法律后果方面,根据《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规定,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而对于防卫过当,《刑法》第二十条规定,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这是因为防卫过当毕竟是在防卫的基础上发生的,其主观恶性相对较小。 总之,区分故意伤害和防卫过度,关键在于判断行为人的主观心态以及行为发生的背景和程度是否合理。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