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判决和行政裁决有什么区别?
我遇到了一个事儿,涉及到一个纠纷处理,有人说可以通过司法判决解决,有人又说行政裁决也行。我不太清楚这俩到底是啥,有啥不一样,想知道在我这个纠纷里,选哪个方式更合适,所以来问问司法判决和行政裁决到底有啥区别。
展开


司法判决和行政裁决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下面为您详细解释。 司法判决是指人民法院根据查明和认定的案件事实,正确适用法律,以国家审判机关的名义,对案件中民事实体权利义务争议,作出权威性的判定。简单来说,就是法院在审理完一个案件后,给出的最终处理结果。比如在民事纠纷中,一方起诉另一方要求赔偿损失,法院经过审理后判定被告是否需要赔偿以及赔偿的具体金额,这就是司法判决。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规定,人民法院对公开审理或者不公开审理的案件,一律公开宣告判决。当庭宣判的,应当在十日内发送判决书;定期宣判的,宣判后立即发给判决书。 行政裁决是指行政主体依照法律授权和法定程序,对当事人之间发生的与行政管理活动密切相关的、与合同无关的特定民事、经济纠纷进行裁决的具体行政行为。比如在土地权属争议中,政府相关部门依据法律规定对争议双方的土地归属进行裁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规定,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争议,由当事人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由人民政府处理。单位之间的争议,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处理;个人之间、个人与单位之间的争议,由乡级人民政府或者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处理。 两者主要有以下区别:一是主体不同,司法判决的主体是人民法院,而行政裁决的主体是行政机关;二是性质不同,司法判决是司法行为,具有终局性和权威性,行政裁决是行政行为,相对人如果对行政裁决不服,还可以通过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来解决;三是适用范围不同,司法判决适用于各类民事、刑事、行政案件,行政裁决主要适用于与行政管理活动密切相关的特定民事纠纷。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