裁员备案与不备案有什么区别?
我所在的公司最近打算裁员,听说裁员有的要去备案,有的不用备案。我不太清楚备案和不备案到底有啥不同,这对员工权益、公司操作流程等方面会不会有影响呢?想了解一下具体区别。
展开


裁员备案是指用人单位在进行裁员时,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和要求,将裁员的相关情况向劳动行政部门进行报告登记的行为。而不备案则是用人单位未履行这一报告登记程序。 从法律规定来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一条规定,需要裁减人员二十人以上或者裁减不足二十人但占企业职工总数百分之十以上的,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向工会或者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听取工会或者职工的意见后,裁减人员方案经向劳动行政部门报告,可以裁减人员。这里的“向劳动行政部门报告”其实就是备案的要求。这意味着达到一定规模的裁员是需要备案的。 从对用人单位的影响来讲,进行裁员备案是用人单位遵守法律程序的体现。如果依法进行备案,当与员工就裁员事宜发生劳动争议时,在法律上用人单位的裁员行为会被认定为程序合法,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用人单位的法律风险。例如,当员工以裁员程序不合法为由要求恢复劳动关系或者支付赔偿金时,备案可以作为用人单位合法裁员的证据之一。反之,如果不备案,一旦被认定裁员程序违法,用人单位可能面临严重的法律后果。按照《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七条规定,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也就是说,不备案可能导致用人单位需要支付更多的经济赔偿。 从对劳动者的影响来看,备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障劳动者的知情权和参与权。因为用人单位在备案前需要提前三十日向工会或者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听取工会或者职工的意见,这使得劳动者有机会对裁员方案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而不备案可能使得劳动者在裁员过程中缺乏应有的参与和知情权,自身权益也可能难以得到有效保障。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