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法和涉诉有什么区别?
我最近遇到了一些和法律相关的事儿,不太明白涉法和涉诉到底有啥不一样。我想知道在实际情况中,它们各自是怎么界定的,会产生什么样不同的影响,对我解决问题会有什么不同的指引呢,希望能有人给我讲讲。
展开


涉法和涉诉是两个在法律领域经常被提及的概念,它们有着明显的区别。 首先,从概念的含义来看,涉法指的是涉及到法律方面的事务或行为。简单来说,就是和法律规定、法律程序等有关联的各种事情。比如,签订合同、进行投资、发生侵权行为等,这些行为都可能受到法律的规范和调整,因此都属于涉法事务。 而涉诉则是指涉及到诉讼活动,也就是进入到了司法程序当中。当纠纷无法通过协商、调解等非诉讼方式解决时,当事人就可能会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法院进行裁判。一旦案件被法院受理,就进入了涉诉阶段。 从范围上看,涉法的范围更为广泛。它涵盖了所有与法律相关的活动,既包括可能引发诉讼的行为,也包括那些可以通过非诉讼途径解决的法律事务。而涉诉仅仅局限于已经进入到诉讼程序的案件。 从法律依据方面,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了诉讼的具体程序和要求,只有符合法定条件的案件才能被法院受理进入涉诉阶段。而对于涉法事务,可能涉及到各种不同的法律法规,比如《民法典》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刑法》则对犯罪行为进行规范和制裁。 在实际影响上,涉法事务不一定会对当事人的权利义务产生直接的法律后果,可能只是处于一种潜在的法律风险状态。而涉诉则意味着当事人的权利义务正处于司法裁判的过程中,一旦法院作出判决,就会产生具有强制执行力的法律后果。 综上所述,涉法和涉诉虽然都与法律相关,但在概念含义、范围、法律依据和实际影响等方面都存在明显的差异。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