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予受理和不受理有什么区别?
我去法院提交诉讼材料,工作人员跟我说有不予受理和不受理的情况,我不太明白这两者到底有啥不同。我就想知道它们在法律上是怎么界定的,对我这个案件会有什么不同的影响,能不能给我详细讲讲啊?
展开


在法律语境中,“不予受理”和“不受理”虽表述相近,但在法律层面有着不同的含义和适用情况。 “不予受理”通常是一个正式的法律程序和决定。它是指在当事人向特定机关(如法院)提出申请或诉求后,该机关经过一定的审查,认为该申请不符合法定的受理条件,从而以书面裁定等正式形式决定不接受该申请或诉求。例如,在民事诉讼中,如果原告的起诉不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规定的起诉条件,包括原告与本案没有直接利害关系、没有明确的被告、没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不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等,法院就会作出不予受理的裁定。当事人如果对不予受理的裁定不服,是可以在规定的期限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的。 “不受理”相对来说是一个比较宽泛、口语化的表达。它可能是在初步接触阶段,相关人员根据经验或明显不符合要求的情况,直接告知当事人不接受其申请,但这种告知可能并没有经过严格的法定审查程序。它不一定会有正式的书面文件。不过在实践中,很多时候人们也会把“不予受理”通俗地说成“不受理”。但从严谨的法律角度看,两者还是有区别的。 所以,“不予受理”有严格的法律程序和依据,而“不受理”表述相对模糊,不一定遵循特定的法律流程。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