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诉和起诉有什么区别?


移诉,通常指的是移送起诉,它是指公安机关、监察机关等侦查部门在对案件侦查终结后,认为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应当追究刑事责任,将案件依法移送同级人民检察院审查决定是否起诉的一种诉讼活动。简单来说,就是侦查部门完成了前期的调查工作,把案子交给检察院,让检察院来决定要不要正式去法院告犯罪嫌疑人。 起诉则是指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认为自己的民事权益受到侵害或者与他人发生争议时,以自己的名义,请求人民法院通过审判给予司法保护的诉讼行为。在刑事诉讼中,是指人民检察院对犯罪嫌疑人的犯罪行为向人民法院提出控告,要求法院通过审判确定犯罪事实、惩罚犯罪人的诉讼活动。 从法律依据来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六十二条规定,公安机关侦查终结的案件,应当做到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并且写出起诉意见书,连同案卷材料、证据一并移送同级人民检察院审查决定。这就是移送起诉的法律依据体现。而对于起诉,《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二条规定,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二)有明确的被告;(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四)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在刑事方面,《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六条规定,人民检察院认为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实已经查清,证据确实、充分,依法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应当作出起诉决定,按照审判管辖的规定,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诉,并将案卷材料、证据移送人民法院。 从主体上看,移诉的主体一般是侦查机关,像公安机关、监察机关等;而起诉的主体在民事诉讼中是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在刑事诉讼中主要是人民检察院。从所处的诉讼阶段来讲,移诉是侦查阶段向审查起诉阶段的过渡环节;起诉则标志着正式开启审判程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