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失致人重伤罪与故意伤害罪的区别是什么


过失致人重伤罪与故意伤害罪主要有以下区别: 首先是主观方面。故意伤害罪中,行为人主观上是故意的心态,也就是说,行为人清楚地知道自己的行为会给他人身体造成伤害,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伤害结果发生,比如张三为了报复李四,拿着刀故意去砍伤李四,这就是明显的故意心态。而过失致人重伤罪,行为人主观上是过失。包括两种情况,一种是疏忽大意的过失,即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被害人重伤的结果,由于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例如,王五在操作机器时,因为一时走神,没有检查机器状况就启动,结果机器故障致使旁边的工人重伤;另一种是过于自信的过失,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被害人重伤的结果,像赵六知道自己开车超速可能有危险,但觉得自己车技好,结果还是出事故导致他人重伤。 其次是客观行为表现。故意伤害罪往往有积极主动的伤害行为,行为人事先可能会有谋划或者直接实施伤害行为。比如有计划地准备凶器去伤害他人。而过失致人重伤罪,行为人通常没有积极主动去实施伤害行为,大多是在日常生活、工作等活动中,由于自身的疏忽或者不当行为导致他人重伤,不是刻意去造成伤害。 再者从处罚力度来看,《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规定,故意伤害他人身体,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而对于过失致人重伤罪,依据相关法律规定,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 最后从构成犯罪的条件来说,故意伤害罪只要行为人实施了故意非法伤害他人身体的行为,达到一定严重程度就构成犯罪,对伤害结果不一定要求必须是重伤。而过失致人重伤罪,法律明确规定行为人的行为必须造成他人实际重伤的结果,才构成犯罪,如果只是过失致人轻伤,则不构成犯罪,行为人只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相关概念: 疏忽大意的过失:指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心理态度。 过于自信的过失:指行为人已经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结果,但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心理态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