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诉讼和民事诉讼有什么区别?
我最近遇到个事儿,有点纠结该走行政诉讼还是民事诉讼。不太清楚这两者到底有啥不一样,比如在起诉对象、适用法律、处理程序这些方面,它们的差别具体是怎样的呢?想了解清楚,好选择合适的途径解决问题。
展开


行政诉讼和民事诉讼是两种不同类型的法律诉讼,它们存在诸多区别。 首先,诉讼主体不同。行政诉讼主要是“民告官”,即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和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向人民法院提起的诉讼,比如张三认为某工商局的行政处罚不合理而起诉工商局,这里工商局是行政机关,就是被告,张三是原告;而民事诉讼是平等主体之间的诉讼,像甲和乙因为合同纠纷打官司,甲和乙就是平等的民事主体。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二条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和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有权依照本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条规定,民法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 其次,诉讼目的有别。行政诉讼的目的是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职权,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纠正违法的行政行为;民事诉讼则是解决平等主体之间的民事权利义务纠纷,比如合同纠纷、侵权纠纷等,保障当事人的民事权益得以实现。 再者,举证责任不同。在行政诉讼中,一般由被告行政机关承担举证责任,要证明其行政行为的合法性;而在民事诉讼中,通常遵循“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即提出主张的一方当事人负责提供证据证明自己的主张。例如在买卖合同纠纷中,原告主张被告未按合同约定交付货物,那么原告就需要提供相关证据来证明这一事实。 然后,适用法律不同。行政诉讼主要适用行政法律法规,如《行政许可法》《行政处罚法》等;民事诉讼主要适用民事法律法规,如《民法典》《民事诉讼法》等。 最后,处理程序也有差异。行政诉讼的程序相对固定,有严格的法定程序要求;民事诉讼的程序则更为灵活多样,根据案件的不同性质和情况,可以适用简易程序、普通程序等。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