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哺乳期离婚有哪些具体法律规定?


在孩子处于哺乳期时离婚,涉及到诸多法律规定,下面为您详细介绍。 首先,关于离婚的方式与限制。离婚一般有协议离婚和诉讼离婚两种方式。协议离婚是夫妻双方自愿达成离婚协议,并就子女抚养、财产分割等问题协商一致,然后到婚姻登记机关办理离婚登记手续。这种方式只要双方自愿且协商好相关事宜,法律通常不加以限制。而诉讼离婚则是一方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二条规定,女方在怀孕期间、分娩后一年内或者终止妊娠后六个月内,男方不得提出离婚;但是,女方提出离婚或者人民法院认为确有必要受理男方离婚请求的除外。这一规定主要是为了保护处于特殊时期的女方和孩子的权益。 其次,是孩子抚养权的问题。孩子在哺乳期,通常指孩子不满两周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四条第三款规定,离婚后,不满两周岁的子女,以由母亲直接抚养为原则。这是因为在这个阶段,孩子对母亲的依赖程度较高,母亲的照顾对孩子的成长更为有利。不过,如果母亲有下列情形之一,父亲请求直接抚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一)患有久治不愈的传染性疾病或者其他严重疾病,子女不宜与其共同生活;(二)有抚养条件不尽抚养义务,而父亲要求子女随其生活;(三)因其他原因,子女确不宜随母亲生活。 最后,关于财产分割。在哺乳期离婚时,夫妻共同财产的分割一般遵循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的原则。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七条规定,离婚时,夫妻的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按照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的原则判决。对夫或者妻在家庭土地承包经营中享有的权益等,应当依法予以保护。同时,如果一方存在隐藏、转移、变卖、毁损、挥霍夫妻共同财产,或者伪造夫妻共同债务企图侵占另一方财产的,在离婚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时,对该方可以少分或者不分。离婚后,另一方发现有上述行为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再次分割夫妻共同财产。 综上所述,孩子在哺乳期离婚时,法律在离婚方式、孩子抚养权以及财产分割等方面都有明确的规定,这些规定旨在保障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以及公平合理地处理离婚相关事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