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行政行为无效的情形有哪五种?

我遇到了一个行政行为,感觉它不太合理,怀疑是无效的。我想知道行政行为无效的五种情形具体是什么,好判断我遇到的这个行为是不是无效的,希望能有专业的解释让我明白。
展开 view-more
  • #行政行为无效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行政行为无效是指行政行为存在重大且明显的违法情形,自始不发生法律效力。下面为你详细介绍行政行为无效常见的五种情形: 首先,行政行为具有特别重大的违法情形。这就好比建房子,地基打得歪七扭八,整个房子根本没法用。例如行政机关作出行政行为时,所依据的事实完全是虚构的,没有任何事实基础。这种情况下,行政行为从根本上就是错误的,自然是无效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七十五条规定,行政行为有实施主体不具有行政主体资格或者没有依据等重大且明显违法情形,原告申请确认行政行为无效的,人民法院判决确认无效。 其次,行政行为具有明显的违法情形。明显违法就像一眼就能看出衣服穿反了一样。比如行政机关超越了自己的法定职权范围,一个乡镇政府去行使只有省级政府才有的权力,这种超越职权的行政行为明显违法,是无效的。这是因为每个行政机关都有自己的职责和权力范围,超出这个范围行事就是不合法的。 再者,行政行为的实施将导致犯罪。如果一个行政行为实施后会引发犯罪活动,那肯定是无效的。比如行政机关批准一个没有任何安全保障措施的化工项目建设,这个项目一旦实施很可能会对周边环境和居民生命财产造成严重危害,甚至引发犯罪行为,这样的行政行为就是无效的。这是基于法律要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安全的原则。 另外,行政行为的内容不可能实现。就像让一个人在一天内从地球飞到火星,这是根本做不到的。如果行政机关要求公民完成一件在客观上不可能实现的事情,那么这个行政行为就是无效的。因为法律不能强人所难,要求公民履行无法完成的义务。 最后,行政行为严重违反法定程序且影响到相对人合法权益。法定程序就像是做事的规矩,如果行政机关在作出行政行为时严重违反了这些规矩,而且还影响到了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那么这个行政行为也是无效的。例如,行政机关在作出行政处罚决定前,没有按照规定告知当事人有陈述、申辩和要求听证的权利,就直接作出处罚决定,这就违反了法定程序,可能导致该处罚决定无效。 总之,当行政行为出现上述这些情形时,它就是无效的,相对人可以不履行该行政行为所设定的义务,并且还可以通过合法途径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