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全文(最新版)是怎样的?

我最近涉及到担保相关的事情,想了解一下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的具体内容。我不清楚在担保过程中各方有哪些权利和义务,也不知道担保的形式、条件等方面的规定。希望能得到最新版担保法的详细内容,好让我在担保事务中能有个明确的依据。
展开 view-more
  • #担保法律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于1995年6月30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通过,自1995年10月1日起施行。虽然目前《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已施行,《担保法》同时废止,但民法典中有专门的担保物权和保证合同等部分继承和发展了担保相关的法律规定。 担保,简单来说,就是为了保障债权的实现,当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债权人可以通过担保的方式来获得补偿。比如常见的保证,就是保证人和债权人约定,当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保证人按照约定履行债务或者承担责任。这就像在一场交易中,有个第三方站出来说,如果债务人做不到,他来负责。 在《民法典》中,第三百八十六条规定,担保物权人在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或者发生当事人约定的实现担保物权的情形,依法享有就担保财产优先受偿的权利,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这表明了担保物权人在特定情况下对担保财产的优先受偿权。 另外,关于保证合同,《民法典》第六百八十一条规定,保证合同是为保障债权的实现,保证人和债权人约定,当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或者发生当事人约定的情形时,保证人履行债务或者承担责任的合同。这清晰地界定了保证合同的性质和作用。 从担保方式来看,包括保证、抵押、质押、留置和定金。抵押是指债务人或者第三人不转移对财产的占有,将该财产作为债权的担保;质押则是债务人或者第三人将其动产或权利移交债权人占有,将该动产或权利作为债权的担保;留置是债权人按照合同约定占有债务人的动产,债务人不按照合同约定的期限履行债务的,债权人有权依照法律规定留置该财产,以该财产折价或者以拍卖、变卖该财产的价款优先受偿;定金是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向对方给付定金作为债权的担保。 这些担保方式在不同的场景下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当事人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担保方式来保障自己的权益。比如在借贷关系中,债权人可以要求债务人提供房产抵押或者找保证人进行保证,以降低自己的风险。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