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保全的标的系被申请人与案外人共同共有时该如何处理?
我遇到个事儿,法院对某标的进行保全了,可后来发现这个标的是被申请人和案外人共同共有的。我不太清楚这种情况下会怎么处理,这保全是否还继续有效呢?对案外人的权益又会有什么影响?想了解下相关的法律规定和处理方式。
展开


在司法实践中,当被保全的标的系被申请人与案外人共同共有时,涉及到一系列法律问题和处理方式。 首先,我们来解释一下“共同共有”这个概念。共同共有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基于某种共同关系,对同一项财产不分份额地共同享有权利并承担义务。比如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一般就是夫妻共同共有财产。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民事执行中查封、扣押、冻结财产的规定》第十二条规定,对被执行人与其他人共有的财产,人民法院可以查封、扣押、冻结,并及时通知共有人。所以,法院是有权对被申请人与案外人共同共有的标的进行保全的。这是因为在诉讼中,为了保证将来判决能够得到执行,法院可以采取保全措施,即便该财产存在其他共有人。 然而,对于案外人的权益也需要进行保护。如果案外人对保全标的主张权利,比如认为保全损害了其合法权益,那么案外人可以向法院提出书面异议。法院会对案外人的异议进行审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三十四条规定,执行过程中,案外人对执行标的提出书面异议的,人民法院应当自收到书面异议之日起十五日内审查,理由成立的,裁定中止对该标的的执行;理由不成立的,裁定驳回。 如果最终确定需要对该共同共有财产进行处分,在处分时,应当保障其他共有人的优先购买权等合法权益。例如,在拍卖、变卖该财产时,其他共有人在同等条件下有优先购买的权利。总之,在处理被保全的共同共有标的时,既要保障申请人的合法权益,也要充分考虑案外人作为共有人的合法权益。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