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当事人在司考真题中是如何认定和解析的?

最近在准备司法考试,做到关于当事人的真题时,好多都做错了。像题目里涉及公司解散诉讼中当事人的确定,还有不同主体作为当事人的情况等,感觉特别混乱。想了解在司考真题里,对于当事人的各种认定和解析思路是怎样的,有没有明确的判断方法 。
展开 view-more
  • #司考真题
  • #当事人
  • #民事诉讼
  • #公司解散
  • #证明责任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在司考真题涉及的法律场景中,当事人的认定和解析有着明确的规则。 首先,在民事诉讼中,起诉需要符合一定条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一十九条规定,原告必须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要有明确的被告;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且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这是确定当事人是否适格的基础条件。 以公司解散诉讼为例,《公司法解释(二)》第四条第一、二款规定,股东提起解散公司诉讼应当以公司为被告。比如甲县的葛某和乙县的许某分别拥有位于丙县的公司50%的股份,后因经营理念不合等,许某向法院请求解散公司,此时许某是原告,公司是被告,葛某为第三人 。 另外,对于不同主体作为当事人也有规定。被宣告为无行为能力的成年人可以自己的名义作为当事人进行诉讼,因为诉讼权利能力作为抽象的诉讼当事人的资格,与具体诉讼无关,一般取决于有无民事权利能力,这类人虽无民事行为能力,但有民事权利能力,可成为民事诉讼中的当事人,只不过需通过其法定代理人等代为实施诉讼行为。 在当事人约定及其效力方面也有考点。比如当事人不能通过约定改变某些证明责任的分配规则,《民事诉讼证据规定》第五条第二款规定,对合同是否履行发生争议的,由负有履行义务的当事人承担举证责任。 相关概念: 诉讼权利能力:是指成为抽象的诉讼当事人的资格,通常与有无民事权利能力相关。 法定代理人:是指根据法律规定,代理无诉讼行为能力的当事人进行诉讼活动的人。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