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系亲属如何继承遗嘱?


直系亲属继承遗嘱,需要遵循一定的流程和规定。 首先,要确证遗嘱是否依法成立。这就是说要确认遗嘱是被继承人在明知且自愿的状况下订立的,并且要符合国家法律规定。要是对遗嘱存在争议或有疑虑,亲属可以向法庭提出异议,请求审查及核验遗嘱。这是因为只有合法有效的遗嘱,才能作为继承的依据。比如,遗嘱要是存在被胁迫、欺诈等情形,那就是无效的,不能按照这个遗嘱来继承。 依据《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三条规定,继承开始后,有遗嘱的,按照遗嘱继承或者遗赠办理 。如果遗嘱的法定性得以证实无误,直系亲属便有权按照遗嘱分配的各项财产继承。在这个过程中,直系亲属或许还需出示一些证件和证据,比如身份证件、能证明家属关系的证书以及遗嘱认证文档等等。凭借这些材料,法庭或相关部门才能进一步确认其继承权利,并完成相关财产转让手续。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条规定了遗产的继承顺序,第一顺序为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顺序为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这里的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父母包括生父母、养父母和有扶养关系的继父母;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异母或者同母异父的兄弟姐妹、养兄弟姐妹、有扶养关系的继兄弟姐妹。这就明确了哪些直系亲属有资格参与继承。 总体而言,直系亲属在执行遗赠时通常具有优先继承权,但具体的继承权益和程序可能因地区规定而有所不同。所以,面对遗嘱继承问题时,直系亲属最好寻求专业法律顾问的意见,以便明确自身权益和责任,并遵循相应的法律程序。 相关概念: 法定继承:就是在没有遗嘱、遗赠扶养协议的情况下,按照法律规定的继承人范围、继承顺序和遗产分配原则进行的继承方式。 遗嘱继承:是指按照被继承人所立的合法有效的遗嘱来确定继承人并分配遗产的继承方式 。 遗赠扶养协议:是遗赠人和扶养人之间关于扶养人承担遗赠人的生养死葬的义务,遗赠人的财产在其死后转归扶养人所有的协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