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助生产成本方法有几种?


辅助生产成本方法主要是企业在核算辅助生产费用时所采用的方式,它对于准确计算产品成本、加强成本管理有着重要意义。以下为你详细介绍几种常见的辅助生产成本方法。 直接分配法是一种较为简单的方法。它不考虑各辅助生产车间之间相互提供劳务或产品的情况,而是将各辅助生产费用直接分配给辅助生产以外的各受益单位。打个比方,有供电和供水两个辅助生产车间,供电车间为基本生产车间和行政管理部门供电,供水车间为基本生产车间和行政管理部门供水。在直接分配法下,供电车间的费用就直接分配给基本生产车间和行政管理部门,不考虑供水车间可能使用的电量;供水车间的费用也是直接分配给基本生产车间和行政管理部门,不考虑供电车间可能使用的水量。这种方法适用于辅助生产内部相互提供产品和劳务不多、不进行费用的交互分配对辅助生产成本和企业产品成本影响不大的情况。其依据在于简化成本核算工作,在符合条件的情况下,能够快速得出各受益单位应承担的辅助生产成本。 交互分配法相对复杂一些。它需要进行两次分配,首先根据各辅助生产车间相互提供的产品或劳务的数量和交互分配前的单位成本,在各辅助生产车间之间进行一次交互分配;然后将各辅助生产车间交互分配后的实际费用(即交互分配前的费用加上交互分配转入的费用,减去交互分配转出的费用),再按提供产品或劳务的数量和交互分配后的单位成本,在辅助生产车间以外的各受益单位进行分配。比如上述供电和供水车间,先在它们之间根据相互提供的电量和水量进行费用的交互分配,之后再将各自调整后的费用分配给基本生产车间和行政管理部门。这种方法的依据是考虑了辅助生产车间之间相互提供劳务的情况,能更准确地反映各辅助生产车间的实际成本,但计算工作量较大。 计划成本分配法是按照计划单位成本计算、分配辅助生产费用的一种方法。即辅助生产为各受益单位提供的劳务,都按劳务的计划单位成本进行分配,辅助生产车间实际发生的费用与按计划单位成本分配转出的费用之间的差额,也就是成本差异,可以再分配给辅助生产以外的各受益单位,也可以全部计入管理费用。例如,企业事先确定了供电车间每度电的计划成本和供水车间每吨水的计划成本,各受益单位就按照这个计划成本来分配费用。这种方法便于考核和分析各受益单位的成本,有利于分清各单位的经济责任,其依据是通过计划成本来控制和管理辅助生产费用。 顺序分配法也叫梯形分配法,是按照受益多少的顺序将辅助生产车间依次排列,受益少的排在前面,先将费用分配出去,受益多的排在后面,后将费用分配出去。比如在一些企业中,可能供气车间受益相对较少,供水车间受益相对较多,那么就先分配供气车间的费用,再分配供水车间的费用。这种方法适用于各辅助生产车间之间相互受益程度有明显顺序的企业。其依据是根据受益顺序来合理分配辅助生产费用,使得费用分配更加符合实际情况。 代数分配法是运用代数中多元一次联立方程的原理在辅助生产车间之间相互提供产品或劳务情况下的一种辅助生产成本费用分配方法。通过建立方程组,求解出各辅助生产车间产品或劳务的单位成本,然后再根据各受益单位耗用的数量分配辅助生产费用。这种方法的计算结果最为准确,但在辅助生产车间较多的情况下,计算工作比较复杂。它的依据是通过数学模型来精确计算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保证成本核算的准确性。 综上所述,常见的辅助生产成本方法主要有直接分配法、交互分配法、计划成本分配法、顺序分配法和代数分配法这五种。企业应根据自身的生产特点和管理要求,选择合适的辅助生产成本方法,以确保成本核算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