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里通行权需要留多少米的道路?
我家邻居在公共通道上堆放杂物,导致通道变窄,出行很不方便。我想知道从法律角度来说,邻里通行权保障的道路得留多少米才合适,这样我也好跟邻居理论,维护自己的正常通行权益。
展开


邻里通行权是指相邻不动产的所有人或使用人在通行方面给予对方必要便利的权利。简单来讲,就是在邻里之间,大家都有在一定通道上正常通行的权利,别人不能随意阻碍。 目前,我国并没有明确的法律条文具体规定邻里通行权保障的道路要留多少米。不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百八十八条规定,不动产的相邻权利人应当按照有利生产、方便生活、团结互助、公平合理的原则,正确处理相邻关系。这就意味着,在确定邻里之间通行道路的宽度时,要综合多方面因素来考量。 比如说,要考虑当地的风俗习惯,不同地区可能对于通道宽度有不同的传统认知和习惯标准。如果当地普遍认为某一宽度的通道是合理的,那么在处理相邻关系时也会作为参考。 还要看历史形成的通道状况,如果这条通道一直以来就是某个宽度,而且大家都能正常通行,一般就应该维持这个状态。除非有特殊情况,否则不能随意改变。 另外,要根据通行的实际需求来判断。如果通道是用于行人通行,那满足行人正常往来的宽度就可以;要是还需要通行车辆,那就得根据车辆的大小、类型等,留出足够的宽度,以保证车辆能够安全通过。 如果邻里之间因为通行道路的宽度问题产生纠纷,双方首先可以尝试友好协商解决,达成一个都能接受的方案。要是协商不成,可以请求当地的居委会、村委会等基层组织进行调解。如果调解也无法解决,还可以通过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由法院根据具体情况来作出公正的判决。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