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两次口供不一致,检察院会如何处理?

我卷入了一个刑事案件,之前做过两次口供,但是现在发现两次内容不太一样。心里很慌,不知道这种情况会有什么后果。想了解一下,检察院在面对我这种两次口供不一致的情况时,通常会采取什么样的措施呢?是会直接认定我在说谎,还是有其他处理方式?
展开 view-more
  • #刑事诉讼
  • #口供审查
  • #证据收集
  • #检察院处理
  • #伪证责任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当出现两次口供不一致的情况时,检察院一般会采取以下措施来处理。 首先,检察院会注重对其他证据的收集和审查。《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五十五条规定,对一切案件的判处都要重证据,重调查研究,不轻信口供。只有被告人供述,没有其他证据的,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没有被告人供述,证据确实、充分的,可以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所以,检察院不会仅仅依据口供来判断案件,会综合各类证据,像物证、证人证言、鉴定意见等来全面考量。 其次,检察院可能会要求警方或自行对涉案人员进行再次讯问。这么做是为了了解口供不一致的原因和背后的真相。通过进一步询问,弄清楚为什么前后口供会出现差异,是记忆偏差、受到外界影响,还是故意隐瞒或歪曲事实等。 然后,根据其他证据判断哪一次口供是真实的。要是两份口供存在矛盾,而其他证据能够证明其中一份口供的真实性,那么检察院可能会倾向于采用这份口供作为起诉的依据。要是两份口供都无法确定其真实性,检察院就会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综合考虑其他证据和事实,作出相应的起诉决定。在这种情况下,检察院也可能会将两份口供都提交给法院,由法院在审理过程中进行进一步的调查和判断。 如果口供不一致是因为故意作虚假陈述,情节严重的话,可能会面临法律责任。比如在刑事诉讼中,证人、鉴定人、记录人、翻译人对与案件有重要关系的情节,故意作虚假证明、鉴定、记录、翻译,意图陷害他人或者隐匿罪证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零五条规定,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 相关概念: 伪证罪:在刑事诉讼中,特定人员对与案件有重要关系的情节故意作虚假证明等行为,意图陷害他人或者隐匿罪证的犯罪。 证据确实、充分:需满足定罪量刑的事实都有证据证明;据以定案的证据均经法定程序查证属实;综合全案证据,对所认定事实已排除合理怀疑这几个条件。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