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供真真假假时应审查哪些关键点?

在涉及一些法律纠纷的情况里,我发现口供存在真真假假的状况。我想知道面对这样的口供,到底该从哪些方面去审查判断。是看获取的方式,还是看内容是否符合逻辑?希望能详细了解下审查口供都要关注哪些关键要点。
张凯执业律师
已帮助 867 人解决法律问题

当口供存在真真假假的情况时,主要从以下几个关键方面进行审查:


首先是口供材料移送完整性的审查。简单来说,就是要看看所有和口供有关的材料,像笔录、嫌疑人自己写的材料、同步录音录像这些,是不是都完整地放在卷宗里了。要是有该放进卷宗却没放进去的,就得弄清楚为啥没放。这是为了防止那些能证明嫌疑人无罪或者罪轻的口供、证据线索被遗漏了,同时也要警惕因为嫌疑人不承认作案或者翻供了,就不给人家做笔录这种情况。审查的办法有很多,比如看看提讯记录和卷宗里的笔录能不能对应上;犯罪嫌疑人被传唤或者被刑事拘留到案的时间,和第一次做笔录的时间、第一次做出有罪供述的时间合不合理;归案情况说明和第一次讯问的时间、地点能不能互相印证;还可以直接问问犯罪嫌疑人,核实一下他归案、接受讯问以及第一次供述的情况。相关法律规定要求确保证据材料的完整性和真实性,以保障司法程序的公正。


其次是口供获取合法性的审查。这主要是看在案的口供获取方式、固定形式是不是符合法律规定。重点要查清楚有没有刑讯逼供这种非法取证的行为,如果有,那这些证据按照法律是要被排除掉的,同时要是口供有一些小瑕疵,也要及时补正。审查路径包括对口供笔录形式要件的审查,看看讯问起止时间、地点有没有注明,第一次讯问有没有告诉犯罪嫌疑人他的诉讼权利和相关法律规定,补充和更正的地方有没有让犯罪嫌疑人按手印确认,口供笔录有没有给犯罪嫌疑人核对并且签名或者按手印;还要审查口供笔录的制作过程,比如讯问时间、地点合不合法,讯问的人、在场的人、辅助的人是不是合适,讯问活动、过程合不合法;另外还可以通过其他方法核查,像看看讯问同步录音录像,看看供述过程自不自然、流不流畅,制作笔录和核对笔录的时间合不合理,也可以问问犯罪嫌疑人,了解一下口供是怎么形成的。《刑事诉讼法》明确禁止通过非法方法收集证据,以保证司法的公正性和合法性。


最后是口供内容真实性的审查。就是要看看口供内容是不是和案件实际情况相符,重点是要弄清楚犯罪嫌疑人是不是自愿做出有罪供述的,还要评估一下口供内容在逻辑和情理上合不合理。具体审查的时候,可以先看看口供稳不稳定,如果出现翻供、辩解的情况,看看是不是合理,有没有能查证的证据线索;还要审查一下供述内容是不是符合正常的逻辑和情理;同时要审查犯罪嫌疑人供述和侦查机关取证的先后顺序,以及有没有根据犯罪嫌疑人的供述找到了一些隐蔽性比较强的客观证据;另外还要看看口供和其他证据之间能相互印证的程度,要保证没有矛盾,能形成完整的证据链。这是基于司法实践中要求认定案件事实必须有充分、确凿的证据,口供作为证据的一种,也需要满足真实性的要求。


总之,对口供的审查是一个综合且严谨的过程,需要从多个角度全面审查,以确保司法的公正和准确。

相关问题

为您推荐20个相关问题

嫌疑人的口供是否可以定罪?

在一些刑事案件中,嫌疑人已经做了口供,但除此之外没有太多其他有力证据。这时候就很疑惑,仅凭嫌疑人的口供到底能不能给嫌疑人定罪呢?想了解下法律在这方面是怎么规定的,具体判断的标准又是什么。

刑讯逼供是否会导致错案的发生?

在一些刑事案件中,常常听闻有刑讯逼供的情况,也出现过不少错案。很疑惑刑讯逼供和错案之间是不是存在必然联系,具体是怎样的关联,以及法律上对于刑讯逼供又是如何规制来避免错案发生的。

当犯罪嫌疑人不承认犯罪行为时,是否还能对其进行定罪呢?

在一些刑事案件中,常常会遇到犯罪嫌疑人不承认犯罪的情况。这种时候很多人会疑惑,没有嫌疑人的亲口承认,司法机关能否依据其他因素来认定其犯罪事实呢?具体在证据收集、判定标准等方面又是怎样操作的呢?

对单一证据应该从哪些方面进行审查呢?

我最近遇到一个法律相关的事儿,涉及到一些证据审查的问题。我不太清楚对于单一证据具体要怎么审查,比如要关注哪些关键要点,各个要点又具体指的是什么意思。希望能得到一个清晰详细的解答,让我心里有数。

仅有被告人的口供和证人的口供,能否认定骗保?

在处理保险相关事务时,遇到了涉及骗保嫌疑的情况,现在有被告人的口供以及证人的口供,但不太清楚仅凭借这些是否就足以认定骗保行为。想了解具体的判断标准以及还需要哪些其他条件。

询问笔录造假是不是程序违法?

最近碰到一个案子,发现询问笔录好像存在造假情况。不知道这种造假行为算不算程序违法,会不会影响案件的公正性,也不清楚如果是程序违法的话,相关人员会受到怎样的处罚,希望能得到专业的解答。

伪证罪具体是如何判的呢?

我最近了解到伪证罪这个罪名,想知道它在不同情形下具体的量刑标准是怎样的。比如什么样的情况算情节严重,会受到更重的处罚。还有在实际司法实践中,判定伪证罪有没有一些特别要注意的点。

我在笔录里指认他人曾经喝过酒,这个事实能成立吗?

最近涉及到一个事件,我在笔录里指认了他人喝过酒。但心里一直犯嘀咕,不知道我这样的指认到底有没有用,是不是能被认可。我就想了解下,像我这种在笔录里的指认,在什么情况下会被认定事实成立。

如果犯罪嫌疑人死不承认,警察有没有应对的办法呢?

我最近了解到一些案件,发现有些嫌疑人明明有作案嫌疑,但就是坚决不承认自己的罪行。我就很好奇,在这种情况下,警察是不是就没办法了呢?想了解下警察一般会通过哪些合法合理的方式来处理这种情况。

笔录和口供可以更改吗?

我之前在派出所录了口供,后来发现有些内容记错了,想知道这种情况下能不能更改呀?具体要怎么操作呢?会不会有什么不好的影响?希望能了解清楚相关的规定和流程。

刑事案件仅凭录音和对方口供能否定罪?

在一些刑事案件中,可能只有录音以及对方口供作为相关材料。比如在某些经济纠纷引发的刑事案件里,仅有涉及纠纷的录音和一方的口供。想了解这种情况下,是否足以对嫌疑人定罪,具体的法律判定标准又是怎样的。

刑事案件笔录不一致该怎么办?

在一些刑事案件中,出现了笔录不一致的情况,让人很困惑。比如在盗窃案中,不同证人对嫌疑人行为描述存在差异。想了解面对这种不一致,相关机关会怎么处理,以及是否会影响案件判定等具体情况。

伪证行为究竟会带来怎样的法律后果呢?

在一些案件处理过程中,有时会出现伪证的情况。想了解对于不同情形下的伪证行为,法律具体是怎么规定处罚的,比如在民事、刑事诉讼中作伪证分别有啥后果,以及伪证达到什么程度会被追究刑事责任等。

诈骗犯罪嫌疑人不承认的情况下,该如何对其定罪?

最近遇到一个诈骗案件,犯罪嫌疑人就是死活不承认自己的诈骗行为。想知道这种情况下,司法机关究竟会通过哪些方式来收集证据、认定罪名,具体的定罪流程又是怎样的呢?

行贿人和受贿人口供不一致能定罪吗?

在一些行贿受贿案件中,常常出现行贿人和受贿人口供不一致的情况。比如在商业合作中涉及的行贿受贿调查,双方各执一词。这让人疑惑,这种情况下到底能不能对他们定罪呢?想了解具体的判断标准和相关法律依据。

询问笔录能否作为证据?

我最近涉及一个案子,其中有一些询问笔录。我不太清楚这些询问笔录在法律上到底能不能作为证据来支持我的主张。我想知道具体在什么情况下询问笔录能作为证据,以及它在证据体系中的地位是怎样的。

打架现场没有监控,是不是全靠口供来认定事实?

最近遇到一起打架纠纷,现场没有监控,现在就担心只能靠口供定结果,不太放心。想知道除了口供外,还有没有其他办法能查明事实,让处理结果更公平公正。

非法证据排除相关程序具体是如何进行的?

我最近接触到一个案件,里面好像涉及到一些证据可能是非法获取的。我不太清楚在这种情况下,要通过怎样具体的步骤才能把这些非法证据排除掉,像什么时间提出申请、需要提供哪些材料之类的,希望能得到详细的解答。

被警察诱供但没有证据的情况下,能告他吗?

我最近在案件处理中,感觉警察存在诱供行为,可我手头又没有确凿证据。我就想知道这种没证据的情况下,能不能去告发警察这种诱供行为,具体该通过什么途径去解决呢?

刑事诉讼法的待证事实有哪些?

最近在研究刑事诉讼相关内容,对其中的待证事实不太明白。想清楚了解一下,在刑事诉讼里,到底哪些属于待证事实呢?希望能详细说说,好让我有更清晰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