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票留抵应该怎么做账?


发票留抵,简单来说就是当企业当期的增值税进项税额大于销项税额时,多余的进项税额就可以留到以后期间继续抵扣。下面为你详细介绍发票留抵的账务处理。 首先,我们要知道“应交税费”这个科目,它就像是一个记录企业和税务部门之间资金往来的“账本”。其中,“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又分为多个明细科目,和发票留抵相关的主要有“进项税额”“销项税额”等。 在发生进项税额时,也就是企业购进货物、劳务、服务等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时,会计分录为:借:库存商品、原材料等(这些就是企业购进的东西),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这是可以用来抵扣的税额),贷:银行存款、应付账款等(这是企业支付的钱或者欠别人的钱)。 当企业销售货物、提供劳务等产生销项税额时,会计分录为:借:银行存款、应收账款等(这是企业收到的钱或者别人欠企业的钱),贷:主营业务收入(这是企业的收入),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这是企业要交给税务部门的税额)。 如果当期的进项税额大于销项税额,就会产生留抵税额。此时,不需要做专门的账务处理,留抵税额会自动在“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的借方体现。因为“借方”在会计里可以理解为企业多付出去或者还没抵扣完的钱。 根据《增值税会计处理规定》(财会〔2016〕22号),一般纳税人应在“应交税费”科目下设置“应交增值税”“未交增值税”“预交增值税”“待抵扣进项税额”等明细科目。其中,“应交增值税”明细科目,核算一般纳税人进项税额、销项税额抵减、已交税金、转出未交增值税、减免税款、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销项税额、出口退税、进项税额转出、转出多交增值税等情况。所以,发票留抵的账务处理是有明确规定和依据的。 总之,发票留抵的账务处理关键在于正确记录进项税额和销项税额,当出现留抵时按照规定无需特别处理,让留抵税额在“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借方自然体现就可以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