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会差异该如何调整?
我在处理公司财务时,发现存在税会差异的情况。会计核算和税务规定在收入确认、费用扣除等方面不太一样,导致账目和税务申报数据有出入。我不太清楚该按照什么方法和流程来调整这些差异,担心调整不当会引发税务风险,想了解下具体该怎么操作。
展开


税会差异指的是会计制度和税收法规在确认收益、费用或损失时的时间和标准不同,从而造成税前会计利润和应纳税所得额之间的差异。下面为你介绍一下税会差异的调整方法和相关法律依据。 税会差异主要分为永久性差异和暂时性差异。永久性差异是因会计制度和税法在计算收益、费用或损失时口径不同产生的,这种差异在本期发生,不会在以后各期转回。比如,企业的罚款支出,会计上会将其作为费用扣除,但税法规定不能在税前扣除,这就形成了永久性差异。对于永久性差异,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直接按照税法规定进行调整,无需进行账务调整。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第十条规定,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罚金、罚款和被没收财物的损失等支出不得扣除。 暂时性差异是资产或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不同产生的差异,这种差异会在未来期间转回。比如,固定资产折旧,会计上采用直线法折旧,而税法允许采用加速折旧法,这就会导致会计利润和应纳税所得额在不同期间产生差异。对于暂时性差异,需要通过“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科目进行账务调整。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规定,企业应根据暂时性差异对未来期间应纳税金额的影响,确认相应的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 在调整税会差异时,企业首先要准确计算会计利润,然后按照税法规定对会计利润进行调整,得出应纳税所得额,再据此计算应缴纳的所得税。在账务处理上,要根据差异的类型,合理运用相关会计科目进行调整,确保财务报表和税务申报的准确性。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