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中的期限三年该如何计算?

我在处理一些民事事务时,涉及到民法里规定的三年期限。但我不太清楚这个三年期限具体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算,是从事情发生当天,还是从知道权利被侵害那天算呢?计算过程中有没有什么特殊情况或者需要注意的地方?希望能得到专业解答。
张凯执业律师
已帮助 867 人解决法律问题

在民法中,这个三年的期限通常指的是诉讼时效。诉讼时效是指权利人在法定期间内不行使权利,就会丧失请求人民法院依法保护其民事权利的法律制度。也就是说,如果超过了这个三年期限去法院起诉,对方一旦以诉讼时效已过进行抗辩,自己的诉求可能就得不到法院的支持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这里的“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是关键。“知道”很好理解,就是权利人明确知晓自己的权利被侵害以及是谁侵害了自己的权利。“应当知道”则是一种法律上的推定,即使权利人实际上可能并不知晓,但根据客观情况,他应该能够知晓权利被侵害以及义务人的情况。比如,对方以书面形式告知权利人某项不利于其的决定,即使权利人声称没看到这份文件,法律也可能认定其应当知道。


在计算三年诉讼时效时,起始日期一旦确定,就要连续计算三年。不过,在这期间也可能会出现诉讼时效中断、中止的情况。根据《民法典》第一百九十五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诉讼时效中断,从中断时起,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计算:(一)权利人向义务人提出履行请求;(二)义务人同意履行义务;(三)权利人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四)与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具有同等效力的其他情形。而第一百九十四条规定,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六个月内,因下列障碍,不能行使请求权的,诉讼时效中止:(一)不可抗力;(二)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没有法定代理人,或者法定代理人死亡、丧失民事行为能力、丧失代理权;(三)继承开始后未确定继承人或者遗产管理人;(四)权利人被义务人或者其他人控制;(五)其他导致权利人不能行使请求权的障碍。自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满六个月,诉讼时效期间届满。

相关问题

为您推荐20个相关问题

法律中的时效是如何计算出来的?

我在处理一些法律事务时,涉及到时效的问题。比如合同纠纷里的诉讼时效,不太清楚这个时效到底是怎么计算的。是从事情发生那天开始算,还是从知道权益受损开始算呢?很想搞明白法律中时效的具体计算方法。

自权利损害之日起二十年该如何理解?

我在处理一些法律事务时,看到法律里提到自权利损害之日起二十年这个说法。我不太明白这个二十年到底是怎么算的,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起算,又有什么作用呢?有没有什么特殊情况会影响这个二十年的计算呢?

民法中期限的概念是什么?

我在处理一些民事事务时,老是听到‘期限’这个词,可我不太清楚在民法里它到底是什么意思。比如签合同有履行期限,打官司有诉讼期限,我就想知道民法里期限具体是怎么定义的,它有啥作用。

民事诉讼的诉讼时效该如何计算?

我最近遇到了一些民事纠纷,涉及到财产方面的问题。我想知道像我这种情况,具体该从什么时候开始算诉讼时效,是不是有一些特殊情况会影响计算,希望能得到专业的解答。

民事诉讼时效是如何规定的?

我最近遇到个民事方面的纠纷,对方似乎拖延着不想解决。我就担心时间长了自己的权益没法保障,想弄清楚民事诉讼时效到底是怎么算的。是从纠纷发生就开始算吗?在这个时效里要做些什么?超过时效会有啥后果?希望能详细了解下这方面规定。

向法院请求维护民事权利的时间限制是多久?

我最近遇到一些民事纠纷,涉及到维护自身权利的问题。但我不太清楚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有没有时间方面的要求。我想具体了解一下,从知道权利受损开始,到向法院起诉有没有一个规定的期限,这个期限是怎么计算的 ?

《民法典》中有关诉讼时效是如何规定的?

我最近在处理一些民事纠纷问题,对诉讼时效这块不太清楚。想了解在《民法典》里,诉讼时效具体是怎么规定的,什么情况下会有不同计算方式,超过时效又会有什么后果等,希望能得到详细解答。

民法上的一年是怎么计算的?

我在处理一些民事事务时,涉及到时间计算问题,合同里提到了‘一年’的期限,但我不太清楚民法上对于‘一年’是怎么计算的。是按自然年,还是按实际天数呢?有点困惑,想了解一下具体的计算方法。

诉讼时效是从立案时算起吗?

我最近涉及一个民事纠纷,准备去法院起诉。但我不太清楚诉讼时效的起算时间,有人说从立案时开始算,可我感觉不太对。我就想知道,诉讼时效到底是不是从立案时算起呢?要是不是的话,那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算呀?

申请期限自什么之日起计算?

我在处理一些事务时涉及到申请期限的问题,不太清楚这个申请期限到底是从什么日子开始算的。比如是从事情发生当天,还是我知道事情发生那天,又或者是其他时间呢?希望能弄明白这个起始时间的确定规则。

起诉时效期是怎么计算的?

我遇到点事儿打算去起诉,可听说起诉有时效期。我不太清楚这起诉时效期是咋算的,是从事情发生那天开始算,还是从我知道权益被侵害那天算呢?想了解下具体的计算方法。

诉讼时效期限是如何计算的?

最近遇到点麻烦事儿,涉及到一些权利主张,但不清楚诉讼时效期限该怎么算。担心因为算错时间,导致自己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想具体了解一下,在各种不同情况下,诉讼时效期限到底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计算,怎么去确定这个时间点。

诉讼时效是从哪年开始变成三年的?

之前听说诉讼时效有变化,从两年变成了三年。我最近涉及一个法律纠纷,想弄清楚到底从哪一年开始诉讼时效变成三年的,因为这关系到我的案子是否还在诉讼时效内,希望能得到准确解答。

诉讼时效究竟是如何确定的呢?

在一些民事纠纷中,常常搞不清楚诉讼时效该从什么时候开始算,也不确定具体的时效期限是多久。比如在借款纠纷里,出借人想知道自己的债权过了多久就不能再通过诉讼有效维权了。想详细了解诉讼时效的起算点以及不同情况下的具体时效期限规定。

明事案件诉讼时效是多久?如何计算?

我最近遇到一个合同纠纷,想通过法律途径解决,但听说诉讼有时效限制。具体来说,明事案件的诉讼时效是多久?从什么时候开始计算?如果超过了时效,还能起诉吗?希望有专业解答,谢谢!

自障碍消除之日起计算是怎样规定的?

我不太明白法律里说的‘自障碍消除之日起计算’到底是什么意思。比如在某些权益计算时间或者时效方面,这个规定会怎么应用呢?我想知道它具体是怎么界定和执行的,希望有人能详细解答一下。

权利被侵害后多少年还可以起诉?

我之前权利被侵害了,但当时没来得及去起诉。现在过了一段时间,我想知道从权利被侵害开始算,过了多少年就不能再去法院起诉维护自己权益了,这个时间是怎么规定的呀?

民事行为都需要在三年内起诉吗?

我之前和别人有个民事方面的事儿,当时没想着起诉。现在过去快两年半了,最近才听说起诉好像有时间限制。我就想问问,是不是所有的民事行为都得在三年内起诉啊?要是超过三年再起诉会怎样呢?

未约定还款期限的欠条的诉讼期限从何时开始计算?

我之前给别人借了钱,对方给我写了欠条,但是当时没约定还款期限。现在我有点担心诉讼时效的问题,就想知道这种没约定还款期限的欠条,诉讼期限是从啥时候开始算呀?是写欠条那天,还是我找对方要钱的时候开始算呢?

《民法典》中民间借贷的诉讼期限是多久?

我之前借给别人一笔钱,当时也没太在意时间。现在对方好像不想还钱了,我想去法院起诉。我就想知道,按照《民法典》的规定,民间借贷的诉讼期限是怎么算的呀?是从借款那天开始算,还是有别的算法?超过期限会有什么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