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时工资收入不固定该怎么计算?
我和我爱人打算离婚,在财产分割上,我的工资收入不固定,有时候高有时候低。我想了解下,在离婚时这种不固定的工资收入是按照什么标准来计算的,会对财产分割产生怎样的影响呢?
展开


在离婚案件中,如果工资收入不固定,计算方法会涉及多方面考量。 首先,我们要明白几个关键的法律概念。夫妻共同财产,指的是在夫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所共同拥有的财产。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二条规定,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工资、奖金、劳务报酬等财产,一般都属于夫妻共同财产。也就是说,在婚姻期间,不管工资收入是否固定,其都有可能被纳入夫妻共同财产的范围进行分割。 对于不固定工资收入的计算,司法实践中有多种常见方法。一种是综合计算法,会考量过去一定时间内的平均收入。例如,如果过去三年你的工资收入分别是10万、12万和14万,那么平均每年的收入就是(10 + 12 + 14)÷ 3 = 12万。这种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平衡收入的波动。通常会参考近一到三年的收入情况来计算平均水平。 另一种方法是根据行业平均水平。如果你的收入波动非常大,难以通过自身过往收入来准确计算,法院可能会参考你所在行业的平均工资水平。比如,你从事的是销售行业,行业平均月工资是8000元,法院可能会以此作为参考依据。 在确定了工资收入数额后,财产分割也有相应规则。一般情况下,夫妻共同财产会由双方协议处理;若协议不成,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按照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的原则判决。如果一方存在隐藏、转移、变卖、毁损、挥霍夫妻共同财产等行为,在分割财产时可能会少分或者不分。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