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村人购买本村房子遇到拆迁时该怎么赔偿?


外村人购买本村房子遇到拆迁时的赔偿问题,需要分情况来看: 首先,关于房屋权属方面。房屋的所有权人通常享有拆迁补偿的权利。也就是说,只要外村人合法拥有该房屋的所有权,比如通过合法的买卖手续,并且持有房产证书或土地使用许可证等有效产权证明,就应当在拆迁时获得相应的补偿。然而,在实际操作中,部分农村地区可能存在“小产权房”或“宅基地房屋”等特殊情况,这些房屋的权属关系可能较为复杂,需要具体分析其是否具备合法有效的产权证明。 其次,从相关法律规定来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六十二条规定,农村村民出卖、出租、赠与住宅后不能再申请宅基地,这说明法律并没有禁止村民出售房屋。所以外村人依法取得房屋的,遇到拆迁时,可以获得房屋拆迁补偿款。同时,根据《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第二十六条规定,土地补偿费归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所有;地上附着物及青苗补偿费归地上附着物及青苗的所有者所有。宅基地是农村集体所有的土地,其所有权不能交易,所以非本村村民购买本村宅基地时,不能获得土地补偿款,但如果宅基地上的房屋是合法取得的,可以获得房屋拆迁的补偿。另外,根据《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第十七条规定,作出房屋征收决定的市、县级人民政府对被征收人给予的补偿包括被征收房屋价值的补偿、因征收房屋造成的搬迁、临时安置的补偿以及因征收房屋造成的停产停业损失的补偿等。 再者,拆迁补偿政策存在差异性。拆迁补偿政策因地区而异,不同地区甚至同一地区的不同项目都可能存在补偿标准的差异。一般来说,拆迁补偿包括房屋价值补偿、搬迁费、临时安置费等多个方面。但具体到外村人购买的村里房屋,是否能享受与本村村民同等的补偿待遇,还需参考当地的具体政策规定。有些地区可能对外村人购房设置了限制条件,如要求购房者需具备特定条件(如在本村有稳定工作或生活来源)方可享受与本村村民同等的拆迁补偿待遇。 在实际操作中,可能的处理方式有:一是确认房屋权属,如果房屋所有权证上明确标注了购房者的名字,且该房屋具备合法有效的产权证明,那么购房者有权获得拆迁补偿;二是参考当地政策,如果政策规定外村人购房可以享受与本村村民同等的补偿待遇,则购房者可以按照政策规定获得相应补偿;三是协商解决,如果政策规定不明确或存在争议,双方可以通过协商的方式解决补偿问题,协商过程中,可以充分考虑房屋的实际价值、购房者的实际损失以及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等因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