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迁后农民土地如何确权?


拆迁后农民土地的确权需要按照一定的流程和依据相关法律规定来进行。 首先是提交材料环节。宅基地使用权人要以户为单位,持有《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申报登记表》,这个表格可以向土地管理部门去申领。每宗宅基地都得单独填写一个表格。这一步是确权的基础,把相关信息准确记录下来。 接着是权属调查。国土部门会依据申请人提供的信息,到现场对宅基地的范围、边界等情况进行勘查、记录。勘查过程中,本宗地使用者和相邻地使用者要按通知规定时间到场一起指界,确认用地界线和界址点后在相关文件上签字、盖章。要是没法亲自来,也能书面委托他人帮忙指界。这一步是为了明确土地的实际使用边界,避免日后产生纠纷。 然后是审核与公示。土地行政主管部门会对提交的材料和调查情况进行审查,对于符合登记条件的宗地进行公示。公示内容有土地使用者的姓名、地址、土地权属性质、面积以及四至范围等。这样做是为了让大家都能了解情况,要是有问题可以及时提出来。 再就是审批环节。公示期结束后,如果土地权利人和其他相关方对审核结果没有异议,就会在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登记审批表上签字同意登记发证。市(县)人民政府领导也会在审批表上签字并加盖土地登记专用章。这表示政府部门认可了确权的结果。 之后是登记注册。以宗地也就是宅基地为单位,逐项填写土地(宅基地)登记卡、土地(宅基地)归户卡及土地证书,登记人员和土地行政主管部门主管领导分别在两卡上签字。这是对确权结果进行正式的记录存档。 最后就是发放土地证。 相关法律依据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第四条规定,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由土地所有者向土地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提出土地登记申请,由县级人民政府登记造册,核发集体土地所有权证书,确认所有权。《土地管理法》第六十二条规定,农村村民一户只能拥有一处宅基地,其宅基地的面积不得超过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的标准。 相关概念: 宅基地:是农村的农户或个人用作住宅基地而占有、利用本集体所有的土地。 宗地:是被权属界址线所封闭的地块 。 指界:就是确定土地权属界限的行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