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漏如何判定为医疗事故?


判定胆漏是否属于医疗事故,需要从多个方面来综合考量。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医疗事故。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二条规定,医疗事故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故。 对于胆漏判定医疗事故,第一要看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是否存在过失行为。这包括在手术操作过程中是否严格遵循了诊疗规范。比如在胆囊相关手术中,医生应当熟练掌握手术技巧,精准操作,如果因为医生疏忽大意、技术不熟练等原因,导致胆管损伤从而引发胆漏,那么就可能存在过失。例如在手术中没有仔细辨认胆管结构,错误结扎或损伤胆管,这种违反诊疗规范的行为就是判断的重要依据。 第二要确定胆漏与患者的人身损害之间存在因果关系。也就是说患者因为胆漏出现了不良后果,像感染、腹痛、发热等症状,并且这些症状是由于胆漏直接导致的。比如患者术后因胆漏引发了严重的腹腔感染,经过治疗仍留下了一定的后遗症,那么这种情况就符合因果关系的判定。 第三需要有专业的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一般由负责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医学会组织专家鉴定组进行鉴定。鉴定组会对医疗行为是否存在过错、过错与损害后果之间的因果关系等进行分析和判断。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二十条规定,卫生行政部门接到医疗机构关于重大医疗过失行为的报告或者医疗事故争议当事人要求处理医疗事故争议的申请后,对需要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应当交由负责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医学会组织鉴定;医患双方协商解决医疗事故争议,需要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由双方当事人共同委托负责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医学会组织鉴定。 综上所述,判定胆漏为医疗事故需要从医疗行为的过失、因果关系以及专业的鉴定等多方面来进行综合判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