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确定起诉离婚的管辖地?
最近打算起诉离婚,但不清楚该向哪个地方的法院提起诉讼。我和配偶的情况有点复杂,不知道是看户口所在地还是其他什么标准来确定管辖法院。想了解一下到底该怎么确定起诉离婚的管辖地,有哪些具体的规则和考虑因素。
展开


确定起诉离婚的管辖地,首先要依据相关法律规定来判断。 一般情况下,依据《民事诉讼法》规定,对公民提起的民事诉讼,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被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这里解释一下,公民的住所地就是指公民的户籍所在地;而公民的经常居住地是指公民离开住所地至起诉时已连续居住一年以上的地方,但公民住院就医的地方除外。也就是说,如果被告有经常居住地,那么经常居住地的法院会优先于住所地的法院管辖。 不过,离婚诉讼存在一些特殊管辖情况。比如,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夫妻一方离开住所地超过一年,另一方起诉离婚的案件,由原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要是夫妻双方离开住所地超过一年,一方起诉离婚的案件,由被告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要是没有经常居住地的,则由原告起诉时居住地的人民法院管辖。 另外,当出现一些特定情形时,由原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原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原告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这些情形包括:对不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居住的人提起的有关身份关系的诉讼;对下落不明或者宣告失踪的人提起的有关身份关系的诉讼;对被采取强制性教育措施的人提起的诉讼;对被监禁的人提起的诉讼等。 总之,确定起诉离婚管辖地要综合考虑夫妻双方的居住情况、是否存在特殊情形等多种因素,严格按照法律规定来判断具体由哪个法院管辖。 相关概念: 住所地:公民的户籍所在地。 经常居住地:公民离开住所地至起诉时已连续居住一年以上的地方(公民住院就医的地方除外)。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