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务人财产和破产财产该如何进行区分,它们有什么区别?
最近在处理一些涉及企业破产相关的事务,对债务人财产和破产财产的概念有点迷糊。不太清楚在实际情况中,到底哪些算债务人财产,哪些又属于破产财产。想详细了解一下这两者在定义、范围等方面具体有啥不一样的地方,好准确处理后续事务。
展开


债务人财产和破产财产确实容易让人混淆,下面为您详细介绍它们的区别。 首先,从定义上看。依据《企业破产法》第三十条规定,破产申请受理时属于债务人的全部财产,以及破产申请受理后至破产程序终结前债务人取得的财产,为债务人财产。简单来说,就是从破产申请被受理那一刻开始,到破产程序结束前,这期间债务人所拥有的所有财产都算债务人财产。而债务人被宣告破产后,债务人称为破产人,此时债务人财产就称为破产财产 ,破产财产主要是在清算程序里用于在债权人之间进行分配的财产。 其次,存在目的有差异。债务人财产存在的目的是为了保障破产程序能够顺利进行和完成。在整个破产程序中,它要满足程序推进过程中的各种需求,比如支付破产费用、共益债务等。而破产财产的目的很明确,就是专门用于在债权人之间进行公平合理的清算分配,以偿还债务人所欠的债务。 再者,财产管理主体不同。债务人财产由管理人负责接管与管理。管理人会对这些财产进行妥善的打理、处置等,确保财产保值增值,保障破产程序顺利进行。而破产财产在清算分配过程中,也是由管理人按照法定的程序和规则来进行操作,但这里更侧重于将财产公平地分给债权人。 举例来说,一家企业申请破产,在法院受理破产申请后,企业仓库里的存货、还未收回的应收账款等都属于债务人财产。当企业被正式宣告破产后,这些财产就成为破产财产,要用来清偿债权人的债务。 相关概念: 债务人财产:破产申请受理时属于债务人的全部财产,以及破产申请受理后至破产程序终结前债务人取得的财产。 破产财产:债务人被宣告破产后,用于在债权人之间进行分配的财产。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