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材料采购和在途物资该如何区分使用?

我在公司负责财务相关工作,在记账的时候,对于材料采购和在途物资这两个科目不知道该怎么区分使用。有时候买了材料,不确定该用哪个科目入账,很怕记错账,想了解下它们在实际操作中到底该怎么区分。
展开 view-more
  • #材料采购
  • #在途物资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在企业的财务处理中,材料采购和在途物资是两个容易混淆的会计科目,下面为你详细解释它们的区别和使用方法。 首先,我们来明确这两个科目的概念。材料采购是指企业采用计划成本进行材料日常核算而购入材料的采购成本。简单来说,当企业预先制定了材料的计划成本,在采购材料时就会用到这个科目。而在途物资则是用于核算企业采用实际成本(或进价)进行材料、商品等物资的日常核算、货款已付尚未验收入库的在途物资的采购成本。也就是说,当企业按实际成本核算,并且材料已经购买但还没到达企业时,就使用在途物资科目。 在《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中,对存货的采购成本核算有相关规定,这为材料采购和在途物资的使用提供了依据。 从账务处理的角度来看,当企业采用计划成本法核算时,购入材料,按应计入材料采购成本的金额,借记“材料采购”科目,按实际支付或应支付的金额,贷记“银行存款”“应付账款”等科目。验收入库时,按计划成本,借记“原材料”等科目,按实际成本,贷记“材料采购”科目,实际成本大于计划成本的差异,借记“材料成本差异”科目,实际成本小于计划成本的差异,贷记“材料成本差异”科目。 而采用实际成本法核算时,企业购入材料、商品,按应计入材料、商品采购成本的金额,借记“在途物资”科目,按实际支付或应支付的金额,贷记“银行存款”“应付账款”等科目。所购材料、商品到达验收入库,借记“原材料”“库存商品”等科目,贷记“在途物资”科目。 为了更好地理解,我们举个例子。假如A企业采用计划成本法核算材料,向B供应商购买一批材料,价款为10000元,增值税1300元,款项已支付。此时,A企业应借记“材料采购”10000元,借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300元,贷记“银行存款”11300元。如果这批材料的计划成本是10500元,验收入库时,借记“原材料”10500元,贷记“材料采购”10000元,贷记“材料成本差异”500元。 再假如C企业采用实际成本法核算,向D供应商购买一批材料,价款5000元,增值税650元,款项已支付,但材料尚未到达。C企业应借记“在途物资”5000元,借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650元,贷记“银行存款”5650元。当材料到达并验收入库时,借记“原材料”5000元,贷记“在途物资”5000元。 综上所述,区分材料采购和在途物资的关键在于企业采用的核算方法是计划成本法还是实际成本法。理解了这一点,就能正确地使用这两个科目进行账务处理。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