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是如何划分的?
我自己开了家小公司,一直搞不清楚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的区别。在交税、开发票这些方面感觉它们都不一样,想知道国家是按照什么标准来划分这两种纳税人的,划分标准对公司运营有啥影响。
展开


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主要是在增值税的缴纳和管理方面进行区分的概念。 小规模纳税人是指年应征增值税销售额500万元及以下,并且会计核算不健全,不能按规定报送有关税务资料的增值税纳税人。这里的会计核算不健全,意思就是不能正确核算增值税的销项税额、进项税额和应纳税额。根据《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规定,小规模纳税人销售货物或者应税劳务,实行按照销售额和征收率计算应纳税额的简易办法,并不得抵扣进项税额。目前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征收率一般为3% ,在一些税收优惠政策下,征收率可能会有所降低。 一般纳税人是指年应征增值税销售额超过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规定的小规模纳税人标准的企业和企业性单位。一般纳税人的特点是增值税进项税额可以抵扣销项税额。依据《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登记管理办法》,年应税销售额未超过规定标准的纳税人,会计核算健全,能够提供准确税务资料的,可以向主管税务机关办理一般纳税人登记。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根据不同的业务类型有所不同,常见的有13%、9%、6%等。 划分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的意义在于,不同类型的纳税人在增值税的计算方法、发票使用、税收优惠等方面存在差异。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经营情况、客户需求、税负水平等因素,合理选择成为一般纳税人或者小规模纳税人,以降低税收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