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行为无效该怎么处理?
我遇到了一个行政行为,感觉它是无效的。但我不知道这种情况下该怎么处理,是直接无视这个行政行为,还是要通过什么程序去解决呢?我很担心不处理会给自己带来麻烦,想了解一下具体该怎么做。
展开


行政行为无效是指行政行为具有重大且明显违法情形,自始至终不产生法律效力。当遇到行政行为无效的情况时,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处理。 首先,从理论上来说,行政相对人可以直接无视该无效行政行为。因为无效行政行为自始无效,就如同它从未存在过一样,相对人没有遵守的义务。例如,行政机关作出的行政行为明显缺乏法律依据,或者行政行为的内容客观上不可能实施等,这些都属于重大且明显违法的情形,相对人可以不执行该行政行为。 其次,若因该无效行政行为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相对人有权要求赔偿。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的规定,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行政职权时,因违法行为给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造成损害的,受害人有取得赔偿的权利。相对人可以通过向赔偿义务机关提出赔偿申请,若赔偿义务机关拒绝赔偿或对赔偿数额有异议,还可以通过行政复议或者行政诉讼等途径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另外,也可以通过法定程序来确认行政行为无效。相对人可以向作出该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的上级机关、同级人民政府或者人民法院提出申请,要求确认该行政行为无效。一旦该行政行为被确认无效,那么基于该行政行为所产生的一切法律后果都将被撤销,恢复到行政行为作出之前的状态。比如已经执行的罚款要退还,已经被查封的财产要解封等。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