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生医疗事故应该怎么处理?
我在医院看病时遭遇了医疗事故,现在不知道该从哪里入手解决这件事。我想了解一下,发生医疗事故后,有哪些具体的处理步骤和方法,是先和医院协商,还是直接走法律途径呢?
展开


当发生医疗事故时,可按照以下步骤进行处理: 第一步,保留证据。这是非常关键的一点。患者要及时封存病历,病历是医疗过程的重要记录,它能反映医院的诊疗行为是否存在问题。同时,收集与医疗事故相关的其他证据,比如检查报告、药品清单等。这些证据对于后续确定事故责任至关重要。依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八条规定,医疗机构应当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要求,书写并妥善保管病历资料。因抢救急危患者,未能及时书写病历的,有关医务人员应当在抢救结束后6小时内据实补记,并加以注明。 第二步,与医院协商。患者可以和医院进行沟通,提出自己的诉求,要求医院对医疗事故进行调查和处理。在协商过程中,要保持冷静和理性,通过和平的方式解决问题。《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四十六条规定,发生医疗事故的赔偿等民事责任争议,医患双方可以协商解决;不愿意协商或者协商不成的,当事人可以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调解申请,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第三步,如果协商不成,可以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调解申请。卫生行政部门会对医疗事故进行调查和处理,根据调查结果进行调解。调解具有一定的中立性和权威性,能在一定程度上保障患者的合法权益。 第四步,若调解也无法解决问题,患者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通过法律途径来维护自己的权益。在诉讼过程中,需要提供充分的证据来证明医院存在过错以及该过错与损害结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法院会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和证据进行审理和判决。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