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地拆迁怎样认定是违法的?


认定征地拆迁是否违法,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判断: **是否以公共利益为目的**:根据《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第八条以及《土地管理法》第四十五条的规定,只有出于公共利益目的,征收方才能实施征地拆迁项目。例如,为了保障国家安全、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等公共利益的需要,才可以进行征收。如果征收并非出于公共利益,比如村委会联合开发商征地拆迁,实际是为了商业开发,这种行为就是违法的,因为这类主体往往没有足够财政能力支付足额拆迁补偿,也缺乏足够权威保证补偿履行,会给被征收人带来极大风险。 **是否按照法定程序征收**:不管是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还是集体土地上的房屋拆迁,都有严格法定程序。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流程主要依据《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的规定,集体土地上房屋征收流程则主要依据《土地管理法》规定。例如,在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时,需要经过发布征收公告、进行房屋调查登记、拟定征收补偿方案等一系列法定程序,如果缺少其中某个环节或者程序违法,那么该征地拆迁行为就是违法的。 **拆迁补偿是否合理合法**:对于国有土地上房屋的补偿不得低于房屋征收决定公告之日被征收房屋类似房地产的市场价格。对于农村集体土地征收,应当给予公平、合理的补偿,保障被征地农民原有生活水平不降低、长远生计有保障。征收农用地的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通过制定公布区片综合地价确定,制定时要综合考虑土地原用途、土地资源条件等因素。征收农用地以外的其他土地、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等的补偿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制定。如果补偿过分偏低,不在合理范围内,该征地拆迁行为就是违法的,被征收人可以通过复议、诉讼等方式维权。 此外,如果在未取得许可审批手续时就滥用职权进行征地拆迁,也属于违法行为。一旦经法院审理确认行政行为违法后,将会给予被侵权人赔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