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去外地就医如何报销?


儿童去外地就医报销,主要涉及到医保异地就医的相关规定。首先,我们要知道医保有一个基本原则,就是参保地负责管理。也就是说,儿童医保在哪里参保,相关的报销政策和管理就由哪个地方负责。 异地就医报销一般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按转诊转院报销,另一种是按临时外出就医报销。如果是转诊转院,通常是因为儿童在本地医疗机构无法确诊或者治疗,由本地的定点医疗机构出具转诊转院证明,这样去外地就医就可以按照规定进行报销。比如,在一些地方,参保儿童由当地三级甲等医院出具转诊证明后,去外地指定的医疗机构就医,就可以享受和本地就医相近的报销政策。 而临时外出就医,就是没有经过转诊转院,因为突发情况等原因直接去了外地就医。这种情况下,报销的手续和比例可能会和转诊转院有所不同。一般来说,需要先自己垫付医疗费用,然后回到参保地进行报销。 从法律依据来看,根据《关于做好基本医疗保险跨省异地就医住院医疗费用直接结算工作的通知》等相关规定,各地都在不断完善异地就医结算政策。很多地区已经实现了异地就医住院费用直接结算,这意味着符合条件的儿童在外地就医时,出院结算就可以直接报销,不需要再回参保地。不过,门诊费用的异地结算目前还在逐步推进中。 具体的报销流程,首先是备案。参保人员(一般是儿童的监护人)可以通过线上或者线下的方式进行备案。线上可以通过国家医保服务平台APP等渠道,按照系统提示填写相关信息提交备案申请;线下则可以前往参保地的医保经办机构办理备案手续。备案成功后,选择异地就医的定点医疗机构就医。就医结束后,如果是直接结算,在出院结算时就可以完成报销;如果不能直接结算,就需要收集好医疗费用发票、费用清单、病历等相关材料,回到参保地的医保经办机构进行报销。 关于报销比例,一般来说转诊转院的报销比例会相对高一些,和本地就医差距不大;而临时外出就医的报销比例可能会低一些。不同地区的具体报销比例会有所差异,这需要参考参保地的医保政策。总之,为了顺利报销儿童外地就医的费用,一定要提前了解参保地的异地就医政策,按照规定办理好相关手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