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该如何报伤残鉴定?


在交通事故中进行伤残鉴定,是确定伤者伤残程度,以便后续获得合理赔偿的重要环节。下面为您详细介绍: 首先是申请期限:从医院证明开具日期的第二天起,15日以内伤者应提出伤残评定申请。要是伤者因为不清楚、不知道或其他原因,治疗终结后未及时提出,事故办案人员应告知伤者提起申请。如果伤者15日内不提出申请,可能被认为自动放弃得到伤残者生活补助费和残疾用具的权利,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按照一般受伤进行事故处理,超过申请期限提出的申请是无效申请。 接着是申请人条件:因伤致残的事故当事人有资格提起伤残评定申请;如果当事人因为年龄、疾病、伤残等原因丧失申请行为能力,或者不愿意亲自申请,可以由其法定代理人或委托代理人,以当事人的名义代为申请,委托时要制作委托书。 然后是必备手续:要准备事故受理大队开具的伤残评定委托书;伤者住院病历及出院小结;骨伤病人须提供近期X光片;特殊伤情的相应证明材料;伤残者及其委托人的身份证。 具体流程如下:当事人或其代理人向交警大队提出伤残鉴定申请;交警大队初步审查后,向伤者发出《伤残鉴定预约通知书》;伤者持该通知书按规定时间和要求到指定地点接受检查和评定;鉴定人根据检查结果和医院材料,在法定的三十日内作出伤残鉴定的结论。也可以当事人自行向有资格的司法鉴定所申请鉴定,司法鉴定受理后,要求提供相应材料,鉴定人员按流程进行伤残鉴定,在规定期限内出具鉴定报告。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二条规定,残疾赔偿金根据受害人丧失劳动能力程度或者伤残等级,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自定残之日起按二十年计算。但六十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七十五周岁以上的,按五年计算。受害人因伤致残但实际收入没有减少,或者伤残等级较轻但造成职业妨害严重影响其劳动就业的,可以对残疾赔偿金作相应调整。《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以及《司法鉴定程序通则》等也对相关事宜进行了规范。 相关概念: 伤残评定:是对因伤致残的当事人的伤残程度进行的等级判定,以便确定相应的赔偿等事宜。 法定代理人:是指根据法律规定,代理无诉讼行为能力的当事人进行诉讼,直接行使诉讼代理权的人,比如未成年人的父母等。 委托代理人:是指基于当事人、法定代表人、法定代理人的委托,行使诉讼代理权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