撤销被执行人虚假抵押该怎么办?


当发现被执行人存在虚假抵押的情况时,可通过以下方式来撤销该抵押。首先,我们要明白什么是虚假抵押。虚假抵押指的是债务人为了逃避债务,与他人恶意串通,通过签订抵押合同等方式,将自己的财产进行抵押,从而损害债权人的利益。 在法律依据方面,《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三十八条规定,债务人以放弃其债权、放弃债权担保、无偿转让财产等方式无偿处分财产权益,或者恶意延长其到期债权的履行期限,影响债权人的债权实现的,债权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撤销债务人的行为。第五百三十九条规定,债务人以明显不合理的低价转让财产、以明显不合理的高价受让他人财产或者为他人的债务提供担保,影响债权人的债权实现,债务人的相对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该情形的,债权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撤销债务人的行为。 接下来谈谈具体的操作流程。第一步是收集证据。要撤销虚假抵押,关键在于有充分的证据证明该抵押是虚假的。这些证据可以包括被执行人与抵押人之间的关系证明、抵押财产的实际价值与抵押金额的差异情况、抵押行为发生的时间与被执行人债务产生时间的关联等。例如,如果被执行人在大量债务到期且明显缺乏偿债能力时,突然将其主要财产以不合理的低价抵押给关联方,这就可能存在虚假抵押的嫌疑。 第二步是向法院提起撤销权诉讼。在收集到足够的证据后,债权人需要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撤销权诉讼。在诉讼过程中,要向法院详细陈述案件事实,并提供所收集的证据,请求法院撤销被执行人的虚假抵押行为。法院在审理过程中,会根据双方提供的证据和陈述,判断该抵押行为是否属于虚假抵押。如果法院认定该抵押行为确实是虚假的,会依法判决撤销该抵押。 第三步是关注执行结果。一旦法院判决撤销虚假抵押,债权人要及时关注后续的执行情况。确保抵押财产能够恢复到可供执行的状态,以保障自己的债权能够得到实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