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假宣传诱导消费者消费该怎么解决?
我买东西的时候,商家进行虚假宣传诱导我消费了。买回去才发现根本不是宣传的那样,现在心里特别憋屈。我想知道遇到这种虚假宣传诱导消费的情况,该通过什么办法来解决呢?
展开


当遇到商家虚假宣传诱导消费的情况时,消费者可以通过以下多种途径来解决问题。 首先,与商家协商解决是较为便捷的方式。消费者发现被虚假宣传诱导消费后,可直接与商家沟通,要求其承担相应责任,比如退款、换货等。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二条规定,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造成消费者财产损害的,应当依照法律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承担修理、重作、更换、退货、补足商品数量、退还货款和服务费用或者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通过友好协商,很多问题可以得到快速解决。 若与商家协商不成,消费者可以向消费者协会或者依法成立的其他调解组织投诉。消协等组织会从中调解,促使商家和消费者达成解决方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三十七条规定,消费者协会履行受理消费者的投诉,并对投诉事项进行调查、调解的公益性职责。 此外,消费者还可以向有关行政部门投诉,比如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这些部门有权对商家的虚假宣传行为进行查处。《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三十九条明确,消费者和经营者发生消费者权益争议的,可以向有关行政部门投诉。行政部门经过调查,如果商家确实存在虚假宣传,会依法对其进行处罚。 如果以上途径都无法解决问题,消费者可以根据与经营者达成的仲裁协议提请仲裁机构仲裁。仲裁具有专业性和高效性等特点。最后,消费者也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会依据事实和法律作出公正的判决。《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五条规定,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五百元的,为五百元。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