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认定关联性鉴定结果依据不足该怎么办?


如果工伤认定关联性鉴定结果依据不足,首先不要慌张。 工伤认定关联性鉴定,简单来说,就是判断你受的伤和工作之间有没有关系,能不能认定为是因为工作导致的受伤。 当遇到依据不足的情况,有以下几种办法。一是积极收集补充相关证据。比如与工作相关的书证,像工作安排记录、考勤表,这些能证明你在受伤时处于工作状态;物证方面,像工作工具、受伤部位的物品等,可能会辅助证明受伤和工作有关;还有证人证言,找工友等见证受伤过程的人来提供证明。 二是要求用人单位协助提供相关证据。因为用人单位有义务配合工伤认定工作,要是它拒绝提供,是可能承担不利后果的。 三是若涉及专业技术问题,可申请鉴定,以此来明确受伤与工作的关联性等。并且要及时与工伤认定部门沟通,把证据不足的情况说明白,请求他们给予指导和协助,了解还需要补充哪些证据以及认定的流程和要求等。 另外,如果最终还是无法认定为工伤,也可以向用人单位提出经济补助的合理请求。要是用人单位不同意,还可以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主张人身损害赔偿,要求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等。 法律依据方面,《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八条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应当提交工伤认定申请表、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包括事实劳动关系)的证明材料、医疗诊断证明或者职业病诊断证明书(或者职业病诊断鉴定书)。这也说明证据对于工伤认定很重要。 相关概念: 工伤认定:是劳动行政部门依据法律的授权对职工因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是否属于工伤或者视同工伤给予定性的行政确认行为。 关联性鉴定:判断受伤情况和工作之间存在因果联系的一种鉴定。 人身损害赔偿:指的是自然人的生命、健康、身体受到不法侵害,造成伤害、残疾、死亡及精神损害,要求赔偿义务人以财产进行赔偿的侵权法律制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