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房被欺诈是否属于民事纠纷?
最近买房时,遭遇了一些欺诈行为,比如房屋实际情况与卖家描述严重不符。心里很郁闷,不知道这种情况是不是属于民事纠纷。想了解具体该如何界定,以及自己有哪些权益和维权途径。
张凯执业律师
已帮助 867 人解决法律问题
买房被欺诈通常属于民事纠纷,但存在特殊情况可能涉嫌刑事犯罪。
首先,从民事角度来看,在购房过程中,如果一方存在欺诈行为,使得另一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签订了购房合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相关规定,这属于可撤销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同时,若该欺诈行为构成违约或侵权,欺诈方需承担合同中约定的责任,或是对所造成的实际损失进行赔偿,其中包括合同顺利履行后的预期收益损失。例如,卖家承诺房屋配备高端家具但实际交付时并无,买家因此遭受的损失,卖家需要赔偿。相关法律依据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七十七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其次,从刑事角度而言,如果欺诈行为人的目的是非法占有他人财物,并且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则可能构成合同诈骗罪。例如,卖家虚构房屋产权,骗取买家支付大量购房款后消失不见,这种情况下可能就涉嫌合同诈骗罪,会受到刑事处罚。相关法律依据为《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关于合同诈骗罪的规定。
总之,一般的买房被欺诈行为多为民事纠纷,可通过民事途径维权;但如果欺诈行为达到刑事犯罪的标准,司法机关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