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法律只有合乎正义的准则时才是真正的法律吗?

我一直对法律的本质不太理解,看到‘法律只有合乎正义的准则时才是真正的法律’这句话,有点懵。我想知道在实际情况中,是不是真的是这样?法律如果不符合正义准则,就不算真正的法律了吗?想深入了解一下。
展开 view-more
  • #法律正义
  • #法律本质
  • #正义准则
  • #法治精神
  • #法律实施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从理论和法治精神的层面来讲,法律只有合乎正义的准则时才是真正的法律这种说法是有其合理性的。首先,我们来解释一下正义准则。正义准则简单来说,就是一种公平、公正、合理的价值判断标准,它追求的是让每个人都能在社会秩序中得到应有的对待,权利得到保障,义务得到履行。 在我国,有很多法律规定都体现了对正义准则的追求。比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它作为我国的根本大法,确立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保障了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这就是正义准则的一种体现。它确保了无论贫富、地位高低,每个人都能在平等的基础上参与社会生活。 再看《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它在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时,遵循公平原则,合理确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当一方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法律会给予相应的救济,这也是在维护正义。 如果一部法律不符合正义准则,可能会失去民众的信任和尊重,无法得到有效的实施。因为法律的实施需要民众的配合和遵守,如果它违背了大多数人心中的公平、公正观念,民众可能会产生抵触情绪,从而影响法律的权威性和有效性。 然而,在现实中,法律的制定和实施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有时候,由于各种原因,可能会存在一些法律条文或者执法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偏离正义准则的情况。但这并不意味着法律本身的性质发生了改变,而是需要通过不断的完善和修正,使其更加符合正义的要求。所以,从理想状态和法治追求的角度看,法律应该合乎正义准则才能被认为是真正良好的法律。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