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做假合同骗投资的行为是否能被认定为诈骗案呢?

最近碰到一个事儿,有人用假合同骗投资,很多人都怀疑这是诈骗,但又不太确定。想知道这种情况到底符不符合诈骗案的认定标准,具体从哪些方面来判断呢?
展开 view-more
  • #合同诈骗
  • #诈骗认定
  • #假合同
  • #投资诈骗
  • #刑事犯罪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做假合同骗投资的行为是否能被认定为诈骗案,需要从犯罪构成的四个方面来综合判断: **客体方面**:该行为所侵害的主要客体是经济合同管理秩序以及公共财产与私人财产的所有权。经济合同管理秩序是保障市场交易公平、有序进行的重要规则体系,而公私财产所有权是公民和单位对其合法财产所享有的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做假合同骗投资破坏了正常的经济合同管理秩序,也侵犯了他人的财产所有权。 **客观方面**:在签署及履行各类经济合同的过程中,通过欺骗手段获取对方当事人的财物,且涉案金额须达到一定程度。例如,以虚构的项目或者虚假的合作内容,制作假合同来吸引他人投资,骗取投资者的资金。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个人诈骗公私财物,数额在五千元至二万元以上的;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以单位名义实施诈骗,诈骗所得归单位所有的,数额在五万至二十万元以上的,属于数额较大,达到立案追诉标准。常见的行为方式还包括以伪造、变造、作废的票据或者其他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没有实际履行能力,以先履行小额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同的方法诱骗对方当事人继续签订和履行合同;收受对方当事人给付的货物、货款、预付款或者担保财产后逃匿等。 **主体方面**:犯罪主体可以涵盖各种人群,无论是个人还是法人组织都有可能成为犯罪嫌疑人。也就是说,只要是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或者是单位组织,都可能构成此罪。 **主观方面**:此类犯罪必须是出于故意,并具有非法占有的明确意图。“非法占有”不仅包括犯罪分子自身对于非法所得的占有,同时也包括其意图将非法所得转移给其他单位或第三方的情况。比如,行为人明知自己没有实际的项目或能力履行合同,却故意制作假合同来骗取他人投资,目的就是为了非法占有这些投资款项。 相关法律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对于合同诈骗罪规定了相应的刑罚,包括有期徒刑、拘役、罚金等。如果做假合同骗投资的行为符合上述犯罪构成要件,就可以认定为合同诈骗案。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